>>我在五年前写了这本《低风险创业》,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不要卖房创业,不要借钱创业,甚至一开始不要辞职创业!在这五年时间里,我收到无数读者的反馈。最常见的开场白就是“如果我当年读了这本书,就不至于……”很多人对创业有着刻板的错误认知,比如“一定要有个办公场所”“一定要先雇几个人”“一定要买辆二手豪华车”“一定要拿到风险投资”……我把这些统称为“太讲究创业的姿势”。创业不需要姿势,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和你对这个问题的热爱。
>> 风险是我们的朋友,因为风险意味着变化,我们所要做的是控制风险。
>> 卖房创业、借钱创业、急速扩张、疯狂贷款,这些都是傲慢的错误,也就是高风险创业的原因。
我一直强调低风险创业,在岗创业就是一种很好的低风险创业方式。不用卖房卖车,通过跟公司合作,也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因为解决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才有所成就。
现在开始,倾听身边那些抱怨的声音,从这些声音中找到客户真正需要的点,然后着手解决。低风险创业,有时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地开始的。
验证的最好方法是“卖”,而不是“问”。在这个世界上,想当创业导师的人太多了,他们都能对你的创业思路指点一二,但如果让他们掏出真金白银来支持你,他们就会认真地考虑是否值得。所以,价值假设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收费。
你想要尝试你的想法时,风险最小的方式是在开始时不要投太多钱,而是先做一个简单的原型,也就是最小化可行性产品,然后通过测试,收集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不断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的需求。MVP有两个关键点,分别是最小化和可行性,让我分而论之。
当我创办樊登读书时,一分钱都没有投,我不需要创业的姿势。我在北京没有办公室,就在我家楼下的咖啡馆办公,每次花20多块钱,水电费都不用交,谁要是来拜访我还得自己买单。
脆弱和反脆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可选性。只要有选择的余地,就会具备反脆弱的能力;一旦失去选择权,你的公司就是一家十分脆弱的公司。
大家应该都见过杠铃,两头粗,中间细。所谓“杠铃式配置”,指的是创业者需要学会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要有储备,为自己留下充足的选择权,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在一棵树上吊死。
孔子从来没有将自己仅仅当作一名官员,他选择的人生道路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如果整体大环境良好,国家非常兴盛,他就出来当官;如果大环境不好,国家混乱,他就“卷而怀之”,回家当个老师,教大家研究《周易》和《诗经》。
当官和教书,就是孔子为自己设置的杠铃两端。邦有道时就当官,邦无道时就教书,选择权时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能力陷阱】
在生活或工作中,大多数人都乐于去做那些自己擅长的事,一方面因为驾轻就熟,不容易出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因为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因为你做的次数多,所以你更擅长;因为你更擅长,所以你就更愿意去做。埃米尼亚·伊贝拉将这种现象称为能力陷阱。
或许是受“不熟不做”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律师出身的创业者一辈子多次创业都会围绕律师这个行业打转,开了一个又一个律师事务所。你问他原因,他会理直气壮地反问你:“我就是个律师,只会打官司,不开律师事务所做什么?”
律师事务所本身无所谓好与不好,但它限制了你创业的可能性,因此你不会去追赶移动互联网的脚步,不会去做电子商务或其他业务,你会觉得这些并不属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同样的道理,很多会计师创业就是开一个又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厨师创业就会开一家又一家饭店。更有甚者,川菜厨师开的永远是川菜馆,碰也不碰其他菜系……
听起来是不是挺可怕?这种能力陷阱严重地束缚了创业者的想象力,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权,让他们永远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无法从社会问题出发去解决问题,其抗风险能力极差。陷入能力陷阱的创业者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才能将自己最擅长的生意做得更大、更多,在面对风险时完全没有博弈能力。于是,他们会变成一个故步自封的人,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意不安全。
【资源陷阱】
资源陷阱是和能力陷阱相对的一个概念。陷入资源陷阱的创业者就像发射火箭一样,过于看重资源的作用,创业前一定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人力、空间和资金等资源,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点火升空,结果呢?除了少数幸运儿,绝大多数都是壮志未酬泪满襟。我自己也是资源陷阱的受害者之一。
生物态管理和机械态管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母系统视为大自然,而不是一部机器,将每一个子系统都视为一个生命体,而不是机器中的一个零件。
平心而论,当你将员工真正看作一个生命体时,或者更具体一点,他就是你的亲弟弟,请问你是否忍心一个月就给他发固定的工资,让他老老实实这一辈子跟着你,其他想法都不要有?只靠固定的工资,这位员工肯定没办法买房和买稍微好一点的车,无法让孩子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凡家人生一场大病,还有很大的可能会出现经济困难。
如果真是你的亲弟弟,你肯定不希望他过这样看似“稳定”,实则脆弱的人生。但很多创业者正是如此对待自己的员工的。一旦员工打算辞职,还会说这人不踏实、没道德,背叛了他。原因何在?可能因为地区、行业差异,也可能因为现金流匮乏,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这些创业者的头脑中并没有生物态管理的思维。他们并不认为母系统是大自然,没有意识到每个子系统都是大自然里的一棵树,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他们只将自己看成一名伐木工人,任意砍伐树木的枝干,将其修剪成自己需要的样子,并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
如果你能够这样对待离职的员工,那么团队中现有的员工也会更加努力。因为他们知道,你并不只是利用他们而已,你是真的在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更有甚者,如果有员工想要创业,你还可以投资他,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这是最靠谱的一种投资方式。
其实,无论员工离职后是去其他公司上班,还是投身创业,你都可以跟他形成很好的联盟关系。这样一来,你的人脉资源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团队的反脆弱性也会越来越强,最终成为一个坚不可摧且无坚不摧的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