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人长情相伴,与笔墨进入妙境的(山西新绛)“绛州澄泥砚”,此物属笔者家乡一代的著名特产,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历代帝王将相、名流大雅竞相收藏,在中国砚史上,它独树一帜,为山西省特有,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具有三晋特色的艺术珍品。
穿行于黄土高原的古老汾河,上游峡谷较多、水流湍急,但到山西新绛一带,河道拓宽、水流减缓,大量泥沙淤积河床。
每到清晨,总会有一些当地人聚集到这里,挖出汾河底的淤泥,用两年时间淘洗,再经几十道工序制作,只为等一方色泽雅致、质坚莹润、贮水不涸、墨色泛光的澄泥砚。
砚是文人墨客眼中相当考究的文房四宝之一,日不可离。中国人写毛笔字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必不可少的就是磨墨的砚台,要细腻滋润容易发墨,且墨汁细匀无杂质。澄泥砚以汾河湾河床上沉积的泥料为原料,这里的泥沙手感滑腻、无砂、可塑性高、韧性强,制作时又“成之于火”,在烧成温度1180-1280度之间,质地既坚硬又细腻,形色俱佳,滋润胜水。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以人工澄炼之泥烧制而成的陶砚,与其他石砚相比,同样的硬度下,虽然研磨后砚面的光滑度会有稍逊,但这同时也增加了它的滑动摩擦系数,也就是说,它比同等硬度的石砚发墨程度还要好。
唐宋时期,澄泥砚就已经盛行,被列为朝廷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芾均有所钟,且著文记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有记,“论砚,首重青、绛二州,不言端石”,绛州砚即是澄泥砚。关于它的制法,宋代的《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中均有记载,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水冲洗,如此二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说到这里,这种古老的淘洗方式,据澄泥砚的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80后”的工匠裴俊清讲,现在过了一千多年了,仍需遵照古法,才能最终烧制出品质上乘的澄泥砚。
几经淘洗后的泥料“令其干燥,人黄丹团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其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如此繁复的工序,使砚台坚如铁石,品质上乘。
民间也不断有很小规模的澄泥砚制作。但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上并没有留下绛州匠人的姓名,没有一个完整的传承谱系,只有“绛人善制澄泥砚”等群体传承的记载。直到2008年6月14日,澄泥砚的制作技艺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澄泥砚曾有过南北之争,即分别以黄河流域的虢州(今河南灵宝)、绛州(今山西新绛)、泽州(今山东泗水)和长江流域以苏州为代表的“正宗”之争。现在,其“正宗”之争主要集中于虢州和绛州之间。
如今制作澄泥砚——老师傅说——“从前一方上乘澄泥砚,制作往往要历经数年,现在,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改进,但后期制作,也仍需数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
制作完成的澄泥砚“击若钟磬,坚而不燥,抚之如童肤,积墨不腐,发墨如油”,特殊的窑变使颜色五彩缤纷,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珍贵。出现一千多年来,它与文人墨客相伴,并随着毛笔的点画细描进入艺术妙境。清蒋超伯《南漘楛语·砚》:“近得一砚,上有(伊秉绥)先生铭云:‘惟砚作田,咸歌乐岁。墨稼有秋,笔耕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