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巴陇锋《丝路情缘》
文|陈一军 管媛媛
巴陇锋的《丝路情缘》可谓是当代中国丝路题材长篇小说的先声之作。小说讲述了生长在哈萨克斯坦陕西村的华裔少女雅诗儿,与富豪男友组织车队从阿斯塔纳逆古丝绸之路一路向东,途径阿拉木图、中国的霍尔果斯、乌鲁木齐、敦煌、兰州、宝鸡、西安等城市节点,一路经历不少奇遇和感情变故,最终到达西安,完成寻祖心愿的故事。
小说主人公雅诗儿本来生活在阿斯塔纳。她气质姣好,学有所成,还有一个富豪男友伊万,她本该享受这一切让普通人羡慕且安排妥当的“稳稳的幸福”。可是,骨子里的中国血统让她拒绝了上帝对她的“偏爱”。她“逼迫”男友组成车队,沿着古丝路东归中国西安。这种固执的举动源于铭刻在她体内的深深的中国印记、中国基因。这表现在她平时的种种生活细节里,如她记着爷爷教给她的中国风水的讲究,谙熟陕西村父老乡情的风俗习惯,对老舅家的任何历史遗留都心存敬畏,对包括东干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更是处处留心。正是这种深刻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雅诗儿最终选择留在了中国,并且促成她与研究东干文学的硕士郑能亮的爱情。因此,阅读《丝路情缘》,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它饱含的思想感情,即主人公那种浓浓的中国情怀以及对故国的深沉眷恋。《丝路情缘》就是这样一部生动展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亚华裔回归故国之路的小说。它既给我们呈现了古丝绸之路的一路胜景、一路风情、一路文化,也深刻揭示了中亚华裔的心路回归历程。
《丝路情缘》首先是一部接地气的走心之作。小说并不是对政治主旋律的生硬图解,而是在日常生活语境下全方位营造时代气氛,触摸时代脉搏。小说话语颇有生活气息,如多次出现的康雅洁的趣语:“当我们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谈什么?答案是,不知道!”;雅诗儿含泪郑重向郑能亮求婚,得到的却是煞有介事的故意装傻的“考虑一下”的答复。再如土豪、洪荒之力、怂管、“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网络流行用语和方言符码的使用;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的采用;诗歌与歌词的引用,都多元化地展示了以古丝路起点西安为中心的西北乃至全中国的社会情绪与心理之一端,也迎合了当今一大批年轻读者的阅读喜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其次,《丝路情缘》在题材上是一个新的开拓。近年来,就反映丝路文化的书面成果而言,理论汇编及人文研究之类的东西多,而小说等文学创作少。巴陇锋的《丝路情缘》积极回应国家战略,成为以现代小说表达“一带一路”的先河之作。同样还值得强调的是,《丝路情缘》填补了国内反映东干题材的小说创作的空白。长期以来,由于东干族群的历史敏感性和国内作家对其隔膜等原因,这一题材罕有人问津。《丝路情缘》却是对这方面的书写,这显然是一个突破。这表现了作家本人的创作热情,艺术勇气与眼光,值得肯定。
第三,《丝路情缘》虚实结合,构思精巧。文本并行着丝路和情缘两条线,在丝路之实与情缘之虚中交错互动,相辅相成。丝路线索又有两条:一是实写陕西村东岸子娃雅诗儿回老舅家省亲寻祖。二是主要虚写中国陕西卫视丝路万里行。而且,情缘线索也前后照应。雅诗儿与伊万错位的恋爱并没有经受住丝路的考验,最终成为了陪衬,而与郑能亮的相恋则既是爱情的胜利,更是盛世的政治抒情。《丝路情缘》全书总共30章,几乎一半篇幅(后15章)用来书写古丝路的起点西安(长安),这样的安排既便于“情缘”的展开,也为丝路向纵深延伸预留了空间。
《丝路情缘》还充分发挥了游记体小说的长处。整部作品以时空转换为明线辅线,以主人公感情变化、情感纠葛为暗线主线,让主人公在宏大的、具有历史感的时空舞台上演绎个人(也是民族的)具体而微的情感活剧。从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到中国的西安,几十天里经历几千里路云和月,雅诗儿不仅见识了祖宗文化,也深深爱上了祖宗生活的地方,并收获了新的感情。这种游记体小说,是对传统游记体小说如《西游记》《镜花缘》《老残游记》等的借鉴和扬弃,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风光、风情和中国的大国气象。
主题庄正突出是《丝路情缘》的另一重要特征。《丝路情缘》热情歌颂中华文化,这集中通过主人公雅诗儿的寻根问祖以及对中华文化充满向往之情表现出来。在阿拉木图时,雅诗儿内心就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她奔向冼星海大街,并始终怀着敬仰的心情瞻仰冼星海纪念碑。进入中国国境后,她又全身心地融入并感受着中国文化。中国阔达辽远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令她陶醉,连歌舞演唱、诗词诵读及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她都着迷般地喜爱。这部小说展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如阿斯塔纳大帐篷、伊希姆河的风情、楚河河畔的美丽风光、陕西村的民风民俗、碎叶城遗迹、霍尔果斯口岸景致、新疆的胡杨林、山丹军马场、西安古迹等等。因而,小说宛如一部旅游指南,一部包括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兼及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希腊等国)丝路沿线重要城市的地方志略,举凡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地理、文化、教育、艺术、建筑、风俗等等浓缩其中,成就了这部作品缩写版的档案式“百科全书”的性质。总之,《丝路情缘》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充分展示了古丝绸之路的魅力与活力,从而艺术化地展现了当今中国的文化自信,以及中华文明的巨大凝聚力。(完)
作者简介:
陈一军(1970—),男,汉族,甘肃省通渭县人。兰州大学文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
管媛媛(1989—),女,汉书,陕西榆林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