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揭开这五彩面纱,芸芸众生都管它叫生活……
——雪莱《别揭开这五彩面纱》
每个人都带着面纱,我们看不清面纱下真实的自己。
正如,毛姆《面纱》中的女主人公凯蒂因为容貌出众,千挑万选却错过最佳年龄,为保全脸面,在长相普通的妹妹即将宣布结婚的前夕,匆匆忙忙的她赶着把自己嫁给了细菌学家瓦尔特。凯蒂出生于大律师家庭,在刻薄、跋扈、野心勃勃的母亲与唯唯诺诺的父亲生养下,凯蒂虽然出落得很窈窕美丽,但却与庸俗女子无异,平庸浅薄、虚荣势力。自18岁踏上社交舞台后,母亲对她抱有重望,妄想她能攀权富贵为家族带来无上荣誉。可挑挑拣拣几年后,25岁的她虽然愈发有魅力,更加能撩拨男人的心,却比不过一茬茬新的楚楚动人的少女,落得个车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做商人妇的结局。在没有自己漂亮的妹妹都嫁给有爵位的适龄男子的压力下,凯蒂选择了不善言辞、木讷、身材瘦小,但无比诚恳忠实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并且跟随瓦尔特离开伦敦来到香港生活,体贴入微、一往情深的瓦尔特和香港崭新的生活并没能让凯蒂感到更加幸福,相反,因为看到瓦尔特在社交活动上的落落寡合,让凯蒂更意识到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人,也因此觉得瓦尔特毫无魅力可言。于是,一心高傲的凯蒂落落寡合,在一次宴会上,她邂逅了相貌堂堂、博学多闻又担任要职的查理,查理的风趣幽默、能言善辩及英气逼人不由得让凯蒂沦陷了,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婚外情迅速发展。凯蒂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义无反顾且死心塌地的追随查理。
一天中午,回家的瓦尔特发现了凯蒂的不忠,然而他却装作一无所知。当凯蒂发现丈夫知道此事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离婚嫁给查理,然而精明的查理除了安慰凯蒂,只是一味的想如何将风波和损失降到最低。事实上,他不会娶她,所谓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凯蒂心灰意冷,丈夫的冷静让她感到害怕,在失恋与精神折磨的双重压迫下。备受打击的凯蒂无奈之下跟随丈夫瓦尔特来到了乡村生活,在那里,丈夫整天忙碌于传染病治疗,无心顾及她的感受。在她眼里一无是处的丈夫,却是很多穷人和修女眼中的英雄。凯蒂开始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丈夫,原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情人查理并不真爱她,她的幡然醒悟使得她开始寻求生命的意义。从出轨到精神觉醒,从无所事事到传染病肆虐的地方专心去照顾小孩子,她从修道院院长和修女身上感到生命的可贵,尊重,与爱。乡村生活的不堪,路边随时死去的流浪汉,周围嘈杂破败的景象,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享乐主义到回归现实,她不在无所事事的逗留,而是选择让生活重新开始。当她突破自我和束缚,和那些孤儿开始接触,并用心用爱的照顾他们时,她终于找到了发自内心的满足。
院长和一众修女都对瓦尔特给予高度的赞赏,她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之中,也逐渐看到了他身上具有卓越不凡的品质还有莫种奇怪的、不为人知的伟大之处,虽然为人腼腆,但却有一颗至诚至善之心。经历了漫长的日子以来的反思,终于对查理·唐森的人品做出了准确的评估:他就是一个碌碌平庸的家伙,一个人格猥琐的二流货色。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没能爱上瓦尔特而是爱上一个显然不值得一提的负心男。“你知道吗,亲爱的孩子,无论在凡尘俗世,还是在修道院,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人都不可能获得安宁。只有在灵魂深处,人才能找到安宁。”在修道院的生活充实又幸福,在院长的熏陶之下,凯蒂的灵魂仿佛受到了洗涤,逐渐放下了曾经做过的蠢事。可是,瓦尔特却依旧脸色苍白,痛苦不堪。凯蒂不明白在经历了这么多生死之后,瓦尔特为什么还要抓住一件愚蠢女人犯下的错误不放呢。此时的凯蒂已经不再畏惧瓦尔特了,而是同情他,并且已经理解他的内心了。一日凯蒂发现了自己怀有身孕,瓦尔特和凯蒂都是五味杂陈,他们谁都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瓦尔特这个郁郁寡欢冷漠而腼腆的人无比的喜欢孩子。瓦尔特也第一次承认了他对凯蒂的杀意。在一夜的挣扎后,瓦尔特想要把凯蒂送回香港,凯蒂却坚持留了下来。但没过一段时间后,瓦尔特得上了霍乱。这是一场谋划好的自杀。瓦尔特最后一句遗言是:“最后死掉的却是狗。”这句话出自十八世纪英国诗人哥尔斯密的《疯狗的挽歌》。瓦尔特最终也没原谅凯蒂。
后来凯蒂回到了香港,戏剧化的情节是查理的夫人接待了她,并热情邀请凯蒂去她家做客。厚颜无耻的查理再次纠缠凯蒂,而认清他面目的凯蒂最终选择离开。在参加完母亲的葬礼后,她勇敢的随父亲开始了新的生活。故事的结尾凯蒂说到“仅此一次,就让我直言不讳吧,父亲。我曾经是个愚蠢的女孩,品行不正,面目可憎,我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下定决定,决不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能无所畏惧,坦荡做人。我希望她具有独立的人格,能拥有真正的自我,因此就不会依赖别人。我希望她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要活得比我好。”凯蒂的觉醒,揭开了现实的面纱,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独立、勇敢的新女性。
也许,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经历错误、矛盾、以及各种各样的波折,最终,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让你看清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成长自己。
皮囊之下,我们有着一颗怎样的灵魂,只有自己知道,有时,连自己也看不清。
因为,每个人都带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