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6年,晋、楚两军的“鄢陵之战”,楚共王被晋将魏錡射中眼睛,随后魏錡被神箭养由基射死。
这时郤犨(chou)、栾黡(yan)从鲁、卫两国请兵回来,说两国都已经起兵相助,已经来到二十里外了。
楚谍报探知鲁、卫两国援军到来,报给楚共王,楚王大惊,说:“晋兵已经够多的了,鲁、卫又来,这可怎么办呢?”
立即命令左右侍从去召中军元帅公子侧商议。
却说楚中军元帅公子侧平日好饮,一饮百觚不止,一醉竟日不醒。
注:【觚:gu,古代盛酒器,兼作量器。一升曰爵,二升曰觚。】
楚共王知道他有这个毛病,每次帅军出征,必定告戒他不要喝酒。
今天晋、楚两军相持,公子侧身担重任,所以滴酒未沾。
当天,楚王在阵前中箭,回到大寨,含羞带怒。
公子侧上奏说:“两军都已经很疲劳了,明天且暂休息一天,容我们从容想个计策,务必要为主公雪此大耻。”
公子侧辞别楚王,回到中军,坐到半夜,也没有想出来计策。
有一个小竖(小子、童子)名谷阳,是公子侧宠爱的贴身侍从,看见主帅愁思劳苦,随军途中藏有上好的美酒,就暖了一杯献上(客中藏有三重美酒,暖一瓯以进)。 注:1.【客中: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2.【三重:酒醸三次叫三重】
公子侧闻了闻,愕然道:“是酒吗?”
谷阳知道主人想要喝酒,却担心左右的人传出去,就撒谎说:“不是酒,是椒汤。”
公子侧明白了他的意思,一饮而尽,顿觉清香甘甜,酣畅淋漓,妙不可言,问:“椒汤还有吗?”
谷阳说:“还有。”
谷阳只说椒汤,只顾斟满献上,公子侧枯肠久渴,口中只叫:“好椒汤,这小子爱我!”倒满就喝,也不知喝了多少,酩酊大醉,倒在坐席上睡着了。
楚王听说晋军传令鸡鸣出战,并且鲁、卫两国援兵又到了,急忙派内侍去召公子侧前来,共同商议应敌之策,谁知公子侧已经喝得大醉,深深地沉睡,叫他也不醒,扶他也不起来,只闻得一阵酒气,知道是喝多了,就回复楚王。
楚王一连派人催促了十来次,公子侧是越催得急,越睡得熟。
小竖谷阳哭泣着说道:“我本来是心疼元帅才给他送酒,谁知道反而害了他。如果楚王知道了,连我性命也难保,不如逃跑吧。”
这时楚王见司马公子侧一直不来,也没有办法了,只得召来令尹婴齐商议,婴齐本来就与公子侧有矛盾,就上奏说:“我早就预料到晋军兵势强盛,不能保证必胜,所以当初建议不要救援郑国,这次出兵都是司马的主张,今天他贪杯误事,我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不如趁着夜色悄悄退兵,可以免受战败的耻辱(臣逆知晋兵势盛,不可必胜,故初议不欲救郑,此来都出司马主张,今司马贪杯误事,臣亦无计可施,不如乘夜悄悄班师,可免挫败之辱)。”
注:【逆知:nì zhī ,是预知、逆料的意思。出自《后汉书·乌桓传》:" 乌桓 逆知,悉相率逃走,追斩百级而还。" 宋 苏洵 《权书上·用间》:"今夫问将之贤者,必曰:能逆知敌国之胜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曾友于》:"然一门乖戾,逆知奇祸久矣。"】
楚王说:“虽然如此,可是司马还醉卧在中军大帐,我们撤退,他必然被晋军抓获,这对楚国的影响就太大了。”
就召来养由基,对他说:“仗着你的神箭,保护司马撤退回国。”
于是楚王暗传号令,拔寨都起,郑成公亲自帅兵护送出境,只留下养由基断后,养由基想道:“等待司马酒醒,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就命令左右侍从将公子侧扶起,用绳子把他绑在车上,传令让军队按次序退兵,自己率领三百弓弩手,缓缓而退。
黎明,晋军出营挑战,直逼楚营,见是空营,这才知道楚军已连夜退兵了。栾书想要追击,士燮竭力阻止。
探马来报:“郑国各处已经严加防守。”
栾书感觉郑国也不易拿下,就唱凯而还。
鲁、卫之兵,也各自归国。
却说公子侧在车上颠簸了五十多里,这才酒醒,觉得身子被紧紧绑住,大叫:“谁把我绑了?”
左右回答说:“司马喝醉了,养由基将军担心您乘车不稳,所以才把你绑住了。”
急忙解开绳子,公子侧还是睡眼朦胧,问道:“现在我们往那里走?”
左右回答:“是回去的路。”
又问:“怎么回去了?”
左右回答:“夜里楚王连召司马数次,司马醉卧不起,楚王担心晋军来挑战,无人抵敌,已经班师了。”
公子侧大哭道:“是这小子害死我了!”
急忙呼唤谷阳,已经逃走,不知道去哪里了。
楚共王行军二百里,不见晋军来追击,这才放心,担心公子侧惧罪自尽,就派使者传达命令:“先大夫子玉(成得臣)之败,我先君不在军中;今日之战,罪在寡人,与司马无关。”
婴齐唯恐公子侧不死,就自己另外派人对公子侧说:“先大夫子玉之败,司马您是知道的;纵然吾王不忍加诛,司马您还有脸再领导楚军吗(何面目复临楚军之上乎)!”
公子侧叹道:“令尹以大义责备我,我怎敢贪生!”
就自缢而死。
楚王叹息不已。
注:1.【楚共王:芈姓,熊氏,名审,楚庄王之子,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60年在位,在位31年。】
2.【公子婴齐:芈姓,熊氏,名婴齐,字子重,楚穆王之子,楚庄王之弟,楚共王的叔父,春秋时期楚国司马。公子侧的哥哥。】
3.【公子侧:芈姓,熊氏,名侧,字子反,楚穆王之子,楚庄王之弟,楚共王的叔父,春秋时期楚国司马。公子婴齐的弟弟。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率楚右军参加了击败晋军的邲地之役。楚共王十六年,楚、晋双方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因贪酒误事,贻误战机,引咎自杀。】
这是周简王十一年,即公元前575年的事。
髯仙有诗言酒之误事,诗云:
眇目君王资老谋,英雄谁想困糟邱?
竖儿爱我翻成害,谩说能消万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