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教师在教育生活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校长,在教育生活中,更应该与教师一同成长。成长,是学校给予校长、教师、学生最美好的回馈。
老师,看到你的成长,点个赞
周四,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黄婷、钟方峥、李倩3位老师发言。会议由宋会华主任主持。
本周,集中听了二年级前6个班的语文“经典引领课”,主题是绘本教学。
她们可能还没有发觉自己的快速进步,而作为旁观者,我深深地喜悦。学校,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成长,更需要教师们的成长。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提出“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也曾经引起一些争论。我很赞同。
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为本”、“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
作为校长,我远远不够。
怎么办?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管理相长
做为校长,如何在管理中,也赢得自己生命的不断成长?
本学期,学校被县教体局确定为“六和公益”项目学校,开展了丰富的师生阅读活动。
其中,一个内容就是“绘本教学”。
绘本,在之前,连自己也有偏见与误解:那不就是给小孩子读的图画书吗?内容简单,内涵较浅……
10月19日,“六和公益”的胡老师来到新野,在跟随的三天中,我受到了很大震动。更感到自己的浅薄。那一天,胡老师给老师们讲了一个绘本,我流泪了。“我可爱的女儿,我该如何像那位父亲一样,带给你什么温暖一生的记忆?!”
那一天,我下定了决心:每天晚上给小女儿至少读15分钟的书。
亲子陪伴,要高质量。然后,然后就坚持了下来……
陪伴,更要心灵的加入。
“逼”着我,督促着你,老师,我们共同成长
如果你把自己放在“监工”的位置,你累,老师们也累;可能会有一些成效,但不会持久,没有可持续性。
跟随教师一起成长。
11月24-26,听二年级前6个班的经典引领课。4人讲绘本,2人讲经典。进步很大,向前走了很远。尤其齐小云、李婷两位老师。
绘本教学,对于我来说,也比较陌生,那就学习。走在前面,探路。
召开座谈会,与老师们沟通两点:
第一个方面,衡量好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准。
课堂要“有人”。有学生。有自己。课堂上要关注情境中的人。
课堂要“有趣”。课堂能让学兴奋,与大家分享学习乐趣。
第二个方面,绘本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识字朗读型;误区二:精读分析型;误区三:讲读提问型;误区四:无指导型。
……
做为校长,以学习为生命,不断提高自己对生命、对教育的认知境界,也一定会拓展学校的发展可能性。
“办一所卓越学校,让小县城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