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你在朋友圈这个让人欲罢不能的江湖里,不知,混的如何?今天,你刷朋友圈了吗?
逻辑思维里的老罗说过,微信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产品,而朋友圈又恰恰是那个隐藏了太多的世故和人情的所在。
现在的你在忙什么?忙着刷微博,看动态,翻朋友圈吗?现代人早上睡醒第一件事查看手机有没有新动态,晚上睡觉前辗转反侧之时还在想,我的动态有多少人人关注和点赞。智能手机到来的不到十年时间里,我们完完全全接纳了它,它让我们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沉迷,毫无保留交付于它。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朋友圈里存在四种人:
第一种,只看不发
只看不发大多数有一个心态,我喜欢偷偷摸摸的看着你们,你最近发生了什么我全知道,我怎么样,你休想知道。他们往往不愿也不屑于向那些外人过多的展示自我,认为生活本就是这样,不必在他人眼中刷存在感。
第二种,只发不看
这种人群所在比例较小,大多很自我,他们有自己的精神领域,只把朋友圈当做记录自我生活的一种工具,摆脱了大部分中国人“看客”式的心理,自我沉迷是他们的常态。
第三种,不发转发
不发转发此类大多是有一定年纪之人,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见得多了,经历的多了也就懒得发了,但恰恰某个观点,某篇文章能体现自己的人生智慧。
第四种,既发又看
既发又看此类大多是热爱生活之人,同时内心较情绪化,喜怒哀乐一目了然,他们的动态里有生活的点滴,有工作的变化,还有自我内心世界的感受。
但不可否定的是,不论是哪一种,他们都存在在你我的朋友圈里。
有个朋友和我说,她发现三天不发动态就觉得浑身难受,好像那东西会上瘾,担心大家会不会把她忘了。她问我,自己是不是太浮躁了。其实,并不单单是她一个人,我们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朋友圈这样欲罢不能,其实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就像我们都喜欢玩游戏一样,比如植物大战僵尸,你点一下阳光,就能看到数据增长了50,再多点几下,就能种下植物,然后一大波僵尸袭来,全都被你打败,你守住了脑子。在10分钟之内,你体验到了从耕耘到收获再到成功的全过程:你每点一下鼠标,都会有新的数据增长,或是新的植物升级;你的每一个动作,游戏都会反馈给你一个可见的进展。因此你会觉得,玩游戏真开心。
这叫做及时反馈机制。而我们的所有行为的动力,几乎都来源于这个机制。
因此,学习是一个反人性的事情。它可能是反馈时间最为漫长的一个行为。你今天背了30个单词并阅读一篇文章,你不会觉得自己英语在飞速提高,坚持一个星期不会,一个月也不会,甚至一年都不会。也许直到两三年后,你积累的全部量变才会引发一次质的飞跃,而为了这一天,你要坚持整整三年,这三年里每天你都需要背30个单词加1篇文章。
我敢说,99%的人都会中途放弃,不管是个人原因还是外界因素。所以,我们很容易接受游戏、抖音、微博和朋友圈这样的存在,因为它们把我们汇集在一起,允许我们构建连接现实又超于现实的情感,及时给予我们反馈。
朋友圈慢慢的让我们联系和互动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我朋友类似的困惑,这个江湖里,你已经欲罢不能了,那你浮躁了吗?我拿网上几个网友的话来说明:
“我们太在乎别人怎么定义自己了。我们思考的,不是怎么变优秀,而是怎么让别人知道我的优秀,不是怎么变幸福,而是怎么让别人知道我很幸福。”
“而我呢,有一丁点亮点就忍不住在朋友圈里秀,把大把时间花在了打造别人眼中的我上。获奖了要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很厉害;为了项目通宵要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很努力;看书画画要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很会生活;吃了美味的料理要发朋友圈,不然岂不是白吃了?……
说到底,我发朋友圈,是为了伪造出一个比真实的我更好的人。就拿我舍不得删掉的某张照片来说吧,恰巧把我拍得很漂亮、还用软件磨皮美白过,虽然很美,但跟平常生活中别人看到的我已经不怎么像了。”
这几段话我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我们更多地舍不得丢掉那个别人眼中“更优秀的我”。我们晒照片,晒经历,秀恩爱,卖商品,,有着他人没有的热闹,我们以为,没有朋友圈,我们会独单落寞。
我姐姐有一天在看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很好的育儿文章,大概是讲关于如何陪伴孩子的,而此时她的宝宝在喊她,妈妈陪我玩会吧,她跟宝宝讲等会啊,妈妈在看一篇很好的育儿文章呢,当她放下手机的时候,她觉得这真是一种讽刺……
虽然我们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道路上,大部分是合格的。可是有多少人边翻着朋友圈,边和孩子周旋,外出游玩的时候,会拍很多照片,照片最后落在了朋友圈里,你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真的还有原来简简单单记录生活的单纯吗?
其实,当今社会我们本就已浮躁,何苦沉迷在别人的眼中,与其欲罢,不如寻求现世的一方宁静与乐土。
比如看书,旅游,用心看世界。
因为这个让你欲罢不能的江湖,你终究做不成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