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沟通
萧伯纳曾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这里的沟通是关键对话,我认为沟通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给别人一个信号,让别人自己去理解,还应该是坦诚不公的灵魂上的交流,也就是除了说出去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有喜怒哀乐等情感方面的,或者希望,盼望,愿望等对别人美好的祝愿,亦或是对他人刚准备的带有说服性的要求。人类是社会性群居动物,蚂蚁也是,同样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蚂蚁之间也有语言,他们靠简单的化学信号的唾液或者触角交流自己的想法用来完成低级的动作指令,比如,食物在哪?路应该怎么走?他们之间的交流很少出现错误,因为这就像计算机语言,除了0就是1,靠着冰冷的加减乘除完成自己的使命,单调但是犯错率低。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种事实,他们只能做简单的事情,也只能做简单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让我们把时间先往回拉,回到远古时代,那时我们还不会说话,一切的沟通全是靠肢体语言或者眼神交流。我们的祖先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们都要学会合作交流,但依旧是原始生活。欲望来自于不满,我们的祖先想要更多的食物,更多的空间,所以对语言的要求,对沟通的需求,由此而生。这就是沟通出现的由来,来自于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所以,当我们出现沟通的欲望的时候,他是一个美好未来的开始。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能来到运算速度更加高效的21世纪,我们对沟通的需求也就更加迫切。但是,还是回到开头那句话,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这里我觉得沟通又要分种类,我们生活种最常遇见的应该是带有说服性的沟通,希望对望能改变自己或者目前的存在的问题。比如,员工有想法跟老板说,我希望舍友晚上玩游戏动静小点,这些都是带有说服目的的沟通,危险性比较高。还有一类沟通是,安慰性沟通,不同于说服性沟通,他更多的是,理解和开道别人。这两块内容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给我答案。
关键词 基因使然
什么叫基因使然?就是你身上还存在远古祖先的带有暴力的基因,这就像雄狮要争夺狮王,往往直接通过挑战老一辈狮王,最后根据自然法则,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新一轮的洗牌在狮群中开展。人类也是一样,在上一个关键词我分析到生活中最常见的沟通是,说服性沟通。当两个同样有很强自主意识的人不愿意妥协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后退,只会争个面红耳赤,至死方休,然后不停的扯往事,“我以前对你这么好,都白疼你了,你这个白眼狼”,“上次那个钱不是我给的吗?”严重一点的,甚至会拳脚相向。其实当他们态度越发强硬的时候,这轮沟通就已经是以失败结束,但这不是甚至不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由此结束,下一次连沟通的机会也没有了。可能在开始说服性沟通前,理智的人还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不能激动,我就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的,事情能解决就行,我语言上服个软忍一忍也就过去了,然后不断给自己练习,不断准备。但是练习总是不完美的,因为你无法预测对方是个什么态度,也许你正准备的和颜悦色的发表自己的演讲,对方开口就是,“你怎么不先说说你自己,整天找我麻烦有意思吗?上次那件事,我都不好将你”“什么上次那件事是什么,你不要无中生有”。好吧,你看看,开口就是跪的节奏。所以,怎么做呢?下次沟通前,将手放在《进化论》和《自私的基因》两本书上,祷告,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祈求一个和平的沟通。
关键词 逃避的风险
其实再沟通开始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是否决定开展沟通,至于沟通的方式,我们先摆在一边,首先要确定的是,对这个问题,我是该直面还是逃避。书中,提到了,一个词叫“逃避风险”,我想与之对应的应该是直面风险,因为如果只有逃避有风险,那就不应该考虑就直接应该直接选择直面。所以同样的,直面也是有风险的,那么我们就要在两者之间的风险进行考量和甄选。首先,我们分析逃避的风险,逃避我们会是去什么,不用说,那就是问题的不能解决和由这个问题造成的一系列麻烦接踵而至,但是,换来的是什么,我们固步自封,我们很安全,有句话不是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于是,我们在平静中体会绝望,就静静的绝望,无人知晓,无人叹息。那么直面又会有什么风险呢?凡是我们都按最坏的打算,直面可能是一段关系恶化的再次升级,可能是自己被老板嫌弃导致离职,可能是与舍友之间关系的僵化,可能是很多不好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眼前全是残缺事物的时候,怎么能看到间隙背后的阳光。我猜这就是大部分人选择逃避的理由,只是为了眼前的一份苟且或者是将就,而放弃了诗和远方。
摘抄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 ——萧伯纳
毕竟,这只不过是一次交谈而已,能有什么大不了呢?难道一次搞砸的对话,带来的后果竟然还会超过对话本身不成?我有必要为此担心吗
当结果充满风险、观点背道而驰、双方情绪激烈时,普通的对话便会升级为关键对话。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对话内容越关键,我们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差。事实证明,逃避对话或是把对话搞砸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