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风·无衣》有感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初读是在初中,语文课本的课外读物选区。记得当时只有诗没有翻译,我也只是草草扫了一眼,要说感觉的话,只觉“与子同袍”这句写得很好,但当时也没有去搜翻译。

后来也在很多地方邂逅过这句诗,同当时,也没有去好好探究他背后的意思。

再之后是在抗灾的新闻报道上见到这句诗。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句诗是写兄弟之间的情感或者是好友之间的情感,但或许身处的时代与诗中的时代之间巨大的差异,自己并没有想到诗中之人会是战场上同生共死的战友。

前一阵子听了一个文学讲座,讲到宗教与信仰的时候,讲师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国教),他不像别的国家一样全国大多的人都信仰一种宗教,他是没有宗教的。但中国人有信仰,中国人信仰的就是文字,是诗,是诗歌。中国人的一切东西就在文字,在诗与诗歌之中,然后一代一代的传承。”

诗中所记载的是千百年前战士们出征前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以诗文为载体,一直流传到现在,同时也会影响至以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