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2的尾巴上,觉得有很多话想说,但又找不到一个顺理成章的由头,再或者是不知道对谁说吧!每年都会给自己进行总结,今年的总结早也锁在电脑文档里,择机发出来就行了,不在重复写了。看着群里各种回家的信息,那就围绕这个话题说点什么吧!
每一分钟都有不同的决定,前一分钟做的决定或许因为一个电话就改变了。年纪大了,经历的突发事情也将会越来越多,比如,说走就走的归程!
前天下午朋友问我,你已经七年没回家过年了,今年回不回去,我还是坚定地回答:不回!然而,当天晚上叔叔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打算正月初六给弟弟办婚礼,叫我们家四个人回去。母亲也在电话里一而再说,这是家中四姊妹的最后一个了,之后也就没有其他大事了,能回就都回去吧,老二都五岁了,也没见过。这就极有可能得回去了!
我是家中老大,老二是女儿早已出嫁,老三老四是双胞胎,老四孩子都已经五岁了,老三孩子已满周岁,但父母的责任还没完成(给他办婚礼,是家乡的传统习俗吧)。回家是大概率的结果,但是能否请上假,何时启程,回去几个人非常值得商榷。原因无非是穷,没钱!
过去一年的疫情防控让人有点猝不及防,开店没有收入反而吃老本,加上既定的支出,账户余额让我不敢有回家的念头。
过去一年的收入:81300元。
过去一年的支出:暖气费3800元,物业费1400元,车险2300,车油钱3600元,生活费24000元,请客吃饭4800元,家人保险800元,过节、孝敬父母5000元,贷款36000元,话费1200元。以上合计82900元。
这还没算水、电、气,买衣服、理发等日常支出,真真的收不抵支,入不敷出······
我以为就我如此,和同事们聊起这话题,几乎无不如此,原来大家都不容易,有的人甚至是信用卡透支,月初还完贷款,苦苦撑一个月,每到月末就苦盼这那短信的叮咚声。
母亲说:“这就是为了撑一个门户,披一张人皮。”顿时感觉活得真够累的。
但就回家这件事而言,得回。原因有二:一则叔叔视我如己出,肩扛沙包背驼水泥把我供养大,而我却没在身边陪伴一二已经是莫大的失职,如果不回去,这更是关乎他的脸面,至于金钱给多少倒其次的。二则弟弟结婚本就是大事,当兄长的不能到场祝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不是弟弟的要求,而是兄长的责任,或许也是最基本的亲情人情。
想着带我长大已经八十岁的外婆,真的是见一次少一次的年龄,尽管我们都希望长辈长命百岁,但是我们也有尊重自然规律。平时,我会不经意的和外婆聊到关于“死亡”的话题,或许很多人觉得不应该,但我觉得应该让她看淡生老、看轻生死。
想到年近六十还在操劳的母亲,哪怕一分钟也应该多看看,多陪伴。从13岁开始到县城上中学开始,算算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很少。从19岁开始到新疆,回家次数寥寥,更是亏欠。
2007年春节,在家(上学期间)。
2008年春节,在家(上学期间)。
2012年春节,在家。
2016年春节,因父母的要求,要给我办婚礼,带着妻儿到家已是正月初四。
2021年夏天,出差间隙回家了两天。
归期有期,能回就回吧,不要有那么多的理由和借口,不要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2022年2月31日,于喀什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