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

秦皇岛,2022年6月20日,大雾。

海平面被浓浓的雾气盖住,隔着阳台的玻璃,只能看的到阴绿树林边缘一片模糊的白。

因为见过海,所以能认出那是海的印记。

如果不曾见证过事物的存在,我们该如何在看不清楚它的时候辨认它呢?

住进金屋半岛已经三月有余,时常站在17楼阳台的玻璃窗朝外观赏。正面是遥远的渤海,被夹在两栋高楼中间。下面是浓绿的绿树,左边和右边的景色因为太普通,所以没有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痕迹。

那些留下痕迹的景色,大多是符合我个人的审美趣味的。大海,蓝色,树,绿色。浩瀚宽广和生机无限。

景色和景色背后带给我的感受,都已经了如指掌。我也习惯了这样的欣赏,甚至有时候沉迷于这种视觉上的享受和意识层面的愉悦。

愉悦过后却什么也没留下,记忆很快淡忘。这些经验都需要反复回到那一刻的情景中去体验,比如每一次站在阳台的玻璃前,每一次路过枝叶繁茂的树荫下,每一次每一次,感受被唤醒,记忆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情绪只有被唤醒的那一刻才能清晰捕捉,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时刻,那些没有和熟悉事物待在一起的时刻,我仿佛与一块石头,一张椅子,一面墙壁没有区别,情绪体验几乎为零。

有时我坐在凳子上,忽然闭上眼睛,视觉感官被关闭。进入耳内的声音更加清晰流畅,我变成一个有些悠长纤细瓶口的长花瓶,声音经由细长的瓶口晃悠悠抵达瓶子的内部,碰撞到瓶子的内壁,发出轻微的回声。

瓶子外的人完全听不到,只有我,作为瓶子的我因为那些细微的声音在身体里产生的回荡而感到震颤不已。

而这种感受,只能由声音带给我,视觉感受只能停留在面部和大脑,它们一旦进入眼睛就被封锁在大脑里,我能看到它,却无法通过看到去感受它。

我看到一颗树,它的树干笔直挺立,树叶浓绿繁茂。它的整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活力与它旁边的千千万万棵有着相同形态的树没有任何区别。

我看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在那里了,以那样特定的形态向我展示着它。我看到了它,可我并不了解它。

我不知道它是哪一年哪个季节种下的,种下它的那个人怀着怎样的心情,它又是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霜雨雪长成了眼前的这幅模样。

除非有人向我讲述它的故事,或者我变身一个植物学家,能够通过观察它的生长环境自己它自身的生长情况得到这些数据。

然后,数据也只是经验的推理,这些数据并不能真正的讲述它的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萧让 人说痴情最为苦,我为情痴不迷糊。 此刻,我正坐在自习室里面,安阳这座城市的上空飘起雨来。 上午刚看过《雪...
    萧让听雪阅读 1,836评论 0 11
  • 这是俪一段时期的表现。 当生活褪去斑斑点点的外衣,抚平边边角角,心甘情愿赤裸在水池里,享受飘浮的平淡意味,有意义的...
    钟袅阅读 291评论 0 1
  • 几个月前在安妮的微博里看到了她要出新书的意思,一直抱有期待。6月28日上市,果断入手。 从《得未曾有》开始,笔名变...
    凛枫阅读 763评论 7 8
  • 今夜南湾。没有星光。 雨丝仍旧温柔,冰凉。 几年前心里一直装着一个梦想—— 诗和远方。 也为此,身和心,一直在寻找...
    淑情L阅读 412评论 0 0
  • 第一天 一只白狐狸蹦蹦跳跳的来到一座大山前。 “你钻进这么小的洞里不难受吗?” 一只猴子吹开落在眼上的枯叶,看着眼...
    黄俊铭阅读 941评论 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