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宋朝的温情与华丽是其他朝代无可比拟的,同时宋朝的屈辱也是令人无法忍受的。
纵观宋朝的历史,工商业达到了历史空前的繁荣。非农经济曾一度远远超过农业经济。这在封建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宋朝的统治者并没有把这一大笔的财富,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军事上,宋朝统治者从骨子里便种下了重文轻武的基因。
【一】重文轻武的基因
起步便是畸形。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基因,一个国家同样也有一个国家的基因,这种基因往往要追根溯源。宋朝的基因便是重文轻武。
这一畸形基因的源头是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种下的。赵匡胤之所以为宋朝种下了这样一种畸形基因,完全是处于内心的恐惧。
一个开国帝王又会恐惧什么呢?人最大的恐惧来源于自己的欲望。赵匡胤的最大的欲望和其他帝王一样,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传承万年。
他深知军事这把双刃剑的作用,因为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得江山,就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后周的军事大权。
所以这成了赵匡胤的一块心病,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杯酒释兵权。部下拥有军权,会让自己睡不着觉。
这就时刻存在着颠覆自己政权的风险。所以在赵匡胤收回兵权之后,便开始重文轻武的策略。这一策略客观上成就了宋朝高度文明。
但赵匡胤没想到的是,最终葬送大宋王朝的并不是他那些掌握兵权的部下,而是北方崇尚武力的异族。
【二】崖山海战
输得憋屈。
南宋灭亡的一个标志性战役,便是崖山海战。崖山海战南宋彻底丧失了生机。最后的结局以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海殉难结束。
这个统治中原大地长达三百多年的王朝,就此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宋朝和元朝大不相同。
这一不同不仅仅是统治者的胸襟和境界,也是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的。宋朝的精致与温情,从此一去不复返。
繁华也成了过眼云烟,宋朝的失败归根结底是由于军事上的弱。宋朝虽富足却并不强大,相比于成吉思汗的铁蹄。
宋朝的精致与文明不堪一击。火药是宋朝发明的,却没有用于军事,而是用来制作烟花,可见宋朝统治者的浪漫情怀。
其实崖山海战这一战役,宋朝本是有生存的希望,即便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土,都已经被元朝侵占。
但至少宋朝的皇帝还在,文物群臣还在,还依然拥有几万军队可以打仗。还有二十几万的军民追随,为什么就一败涂地,连火种都被元朝熄灭了呢?
【三】暹罗国不可以去吗?
故土难离也是一种悲剧。
我们从当时南宋逃亡路线来看,南宋最后已经被元朝追到了祖国版图的最南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南宋就无路可逃了。
要知道宋朝在崖山海战这最后一站,依然拥有战舰千余搜,作战部队几万人。这一有生力量完全可以东山再起。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好汉不吃眼前亏。《孙子兵法》中第三十六计走为上,也说得这个道理,明知道自己不是元朝的对手。
却以卵击石,掉头北上迎击元军,可以说是重大的战略失误。此时南宋要做的就是要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再往南走水路不远处就是古代的暹罗国。当时的暹罗国已经在乌通王的带领下建立了泰王国。
虽然暹罗国实现了统一,但跟南宋比起来毕竟是弹丸之地。南宋凭借着战舰和军队,完全可以拿下暹罗国。
即便打得不顺利,至少也能有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不禁让我想起,《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的后期经历。
李俊在宋江征讨方腊之后,并没有跟随宋江去大宋朝廷领赏。而是远渡大洋,最后成为了暹罗国的国主。
由此可见暹罗国对于当时的南宋来说,是最好的归宿。至于南宋朝廷为何没有选择这一路线,我想还有文化基因所致。
宋朝的文化讲究的是气节风骨,比如文天祥宁死不屈被人称赞。如果暂时委曲求全,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则成为卖国贼、汉奸。
人们对于悲情的结局似乎更加迷恋,这也许就是南宋为何迷之操作,不渡洋南下,选择掉头北上去迎击元军的原因吧。
结语:
总之,历史无法重演,南宋当时本可以向南,逃到暹罗国保留火种,却选择在崖山与元军决战,这一选择导致南宋彻底灭亡。
参考文献:
《宋史》
--END
【历史像一壶陈年老酒,需要细细的品,在这里,静下心,我带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来,你会更加粉嫩。关注你的老朋友:阅史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