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你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对校园霸凌说:“不!”
昨天晚上吃过夜宵,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女儿说到了发生在校园的事情。
她说:“在班级里,有的学生管她叫‘油腻’,有的人叫她‘钢丝刷’,还有人说她是非洲小哥哥。”
我听完后说:“你一定不高兴,他们这样随便给你起外号,觉得心里很难受,是吧。”
他爸爸接话说:“那肯定讨厌死了,谁能接受这样的外号?”
听完我们两个人的话,她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她说:“因为我长得黑,他们就叫非洲小哥哥。
因为我的头发自来卷,所以是钢丝。
就是不知道油腻是怎么回事?”
我说:“现在社会上有一句话叫油腻中年老大叔。”
她说:“是呀,是呀,是从那里来的。”
她爸爸想了想说:“你每天早上,上语文早自习,在管理同学的时候,是不是非常认真。不让他们干其他的事情,同学们有一些怨你了。嫌你管的多,管的严格……”
最后我和她爸爸认为不应该这样放任下去要和班主任谈一谈。
结果她坚决反对。她认为班主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在其中和稀泥。
说有一次,有个同学不知道什么事情和班主任讲过了。结果班主任把两边孩子都叫回来,然后两边都各打50大板。
最后我俩告诉她,对于这种事情,我们绝不姑息。
做人是有底线的,被人欺负是无底线。有一些人欺负你,就是一点一点来的,慢慢试探,看你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听到这个,她又说她们班里曾经有个男生打了她一巴掌,她当时就还击了那个男生两巴掌。接着那个男生说:“丫丫小哥哥是难欺负的”,就停手了。
现在困扰女儿的是同学们给她起的那些外号,不仅男生叫,女生也开始了。
吴老师对校园霸凌,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着的。
在我看来这种事情应该是防微杜渐。刚开始有苗头的时候,就把它打压下去,零容忍。
在传销中,有一种渐进式说服场景,非常有威力。是每一天比前一天的要求更高一点。
那么把渐进式场景放在学校里,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今天小孩子说你比较黑,像个男孩。好,这只是件小事,不值得报告家长,也不值得报告老师,小题大做,对不对。
那么明天,小孩子给你起个外号叫‘非洲小哥哥’,那不也是一句玩笑吗?有必要小题大作吗?跟昨天的差别不也就是一点点吗?
那再来,我们其他同学一起跟她开个玩笑,把‘非洲小哥哥’一起标签出来,说她给我们不一样,可不可以呢?
这种事情有必要小题大作吗?
这样下去,这种玩笑要到什么时候,才值得被阻止。非要等到有人受不了了,被欺负了,变霸凌了才有人来管,那时候,就已经晚了!
所以零容忍的意思就是在玩笑变成霸凌之前,就申明清楚,不能继续。不要等到火苗蔓延成森林大火再去救火,那就太晚了,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不能在孩子被欺负了之后,给孩子说,你不要欺负别人。废话,谁不知道不该欺负别人?
关键要说清楚,什么是欺负!所以要在前期,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阻止?并告诉孩子这个事态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不就是教育要做的吗?
而这样做的好处还能解决一些家长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家长明明就是他的孩子欺负别人,霸凌了同学,他就是死不承认,只是强调开了个玩笑。
因为在现有的社会认知里,如果承认自己的孩子霸凌了同学,那就是承认自己的孩子人品是有问题的,是个坏人,是个混蛋,打死也不能认啊!。
知道了渐进式场景,明白在那样的环境下,不管是谁都会身不由己的,何况是孩子,并不是自己孩子本身的品质问题。这样家长能接受,孩子也能进步。
希望吴老师能够重视这种情况,能给孩子们讲清楚。让我们共同进步!
祝:工作顺利!
家长: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