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樊登《论语》三十天共读,第六天。
【今日论语】述而篇七至十一章。
7.7 子曰:“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学习心得】
7.7 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十条干肉),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束脩(xiū),脩是肉干,即脯;每条脯叫一挺,十挺为一束,束脩就是十条肉干。
孔子弟子三千,教大众识字,学习礼仪。
孔子广开门路,有教无类。弟子只要交一点薄礼,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甚至犯人,都能成为孔子的弟子。
7.8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替他思考。”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不启,不发——这是孔子自述其教学方法,必须受教者先发生困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
教育最好的方法是,啐啄同时,即等孩子准备好了再教孩子。啐啄同时是说,鸡子孵化时,小鸡将出,即在壳内吮声,谓之“啐”;母鸡为助其出而同时啮壳,称为“啄”。
教育就是启发,等孩子想要知道的时候再去教孩子。孩子还没准备好时,就让他们去学习强加给他们的内容,孩子觉得疲惫、沮丧、学习效果不好,就像鸡蛋里小鸡还没生长发育好就啄蛋壳,是孵不出可爱的小鸡的。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点燃孩子内心求知的星星之火。
7.9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7.10 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7.11 孔子对颜渊道:“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子路道:“您若率领军队,找谁共事?”
孔子道:“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找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的人。”
暴虎冯河,徒手搏虎曰暴虎,徒足涉河曰冯河,是鲁莽没脑子的行为。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孔子的教育理念很先进,人心了解很透彻。用现在的话说,孔子不仅是先进的教育学家,还是优秀的心理学家。
为什么说临事而惧是好的呢?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表现水平会随着生理和心理唤醒的增加而提升到一定程度,随后则开始下滑。我们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唤醒才能让我们的精神达到最佳的敏锐程度。这种唤醒来自好奇心、兴奋感或轻微的压力。
所以,临时而惧,能有更好的表现。
好谋而成,是说做事需要有目标、有规划、有谋略,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