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对学生的字、词、句、章进行科学诊断?
2、如何让文章生动有趣?巧用同义词。
3、如何写下水文?
4、让我流连忘返的动物园-给我喜欢的动物一张名片
5、让孩子的作文写得栩栩如生
6、如何让文章富有动态感?
写我喜欢的植物,必须对选定的植物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力求找出这种植物与其他植物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表现在干、枝、叶、花各个部分上,有时表现在形状、颜色、气味、用途等各个方面,带着这种求异思维去观察,与自己脑海中存在的其他植物对比,就更容易写出植物的特点。
那么如何描写出植物的特点呢?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多角度观察
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种植物,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一种植物,就必须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如观察叶子,既要注意到阳光下叶子的形态,又要注意到雨天时叶子的形态,从而准确地抓住它的特点。
二、写出静态特点
静态特点指物体在静止不动时所具有的与其他物体的差异。一方面要写出整个物体的特点,也就是这个物体给你的总体印象,如“皂荚树”的高大、“红绣球”的勃勃生机。然后按一定顺序写出各个部分的特征,各个部分的特征是整个植物特征的分解,要围绕整个植物特征去写,与此无关的不要写。可以从枝、干、叶、茎等各个部分写,也可以从形状、颜色、气味、用途各个方面写,要注意突出重点。
三、写出动态特点
植物是相对静止的,写动的特点,就要创设动的环境,平时我们也要养成这种多角度的观察思考习惯,用手拨一拨它,或是在风中观察它,看它的动作,各个部分及各个方面在这时的动态特征。创设动境需要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培养,我们平时要多加运用。
四、写出植物生长全过程各个阶段的特点
植物生长有从发芽到生长、开花、结果、落叶的整个过程,我们要注意各个阶段各个部分的静态和动态特点,而且要根据中心需要抓住主要阶段、主要部分、主要方面来写。
五、善用修辞
对植物的描写,不仅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描写,还需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才能使静态的植物具有动感,使它们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小小的葡萄树
董雪飞
去年春天,我们家喜迁新居。在窗前的小院里,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枝刚刚吐出嫩芽的新枝。“这是什么呀?”我问妈妈。妈妈看了看,说:“这是一棵葡萄树。”一棵葡萄树?说真的,我从小长这么大,只吃过葡萄,却还不知道葡萄是怎样长出来的。好奇心促使我对这棵葡萄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起初,小葡萄树像生了病一样,一枝干枯的小茎上,只有几片嫩嫩的小叶,非常可怜。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在葡萄树的两侧,斜插了两根三米来高的木棍,它们的顶端再横上一根木条,用绳子绑住,形成了天然的梯形凉棚。每天放学回来,我都要给小葡萄树松土、浇水。葡萄树渐渐长大了,干枯的茎变粗变绿了。一棵主干上,长出许多小杈来,每根杈上都长满了绿叶,我每天都仔细观察它。葡萄的藤是一节一节的,在它的每个节上,都长出了巴掌大的叶子,叶子往上直立着,又大又密,不留一点儿空隙。葡萄藤只要有架就爬,几天的工夫,葡萄树已经长得比我还高。
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邻居家的葡萄树上,开出了一朵朵粉白的花。可我的葡萄树上,却连一朵花的影子也找不到,这使我非常着急。我问妈妈:“妈妈,咱们家的葡萄树能开花吗?”“咱们家的葡萄树是受过伤的,只要你精心培育,也一定能开花,可能要晚点儿。”妈妈说。这使我增强了信心,更加勤于培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我们家的葡萄树也开出了许多的小白花。花很小,大多是粉白色的。过了几天,花谢了,长出了一串串像小米粒一样小的果实。
到了八月,葡萄长到了像小杏核那么大,变得半黑半绿。我很性急,摘一个放到嘴里,一咬,又酸又涩。这时,我才知道,葡萄还没有完全成熟。
深秋的九月,是丰收的季节,我家的葡萄也成熟了。葡萄长成玻璃球那么大了,颜色非常鲜艳,有紫红的、暗红的、深红的、淡绿的、深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呀!酸甜爽口,好吃极了!我把葡萄送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同我一起分享劳动果实。
看着满架的葡萄,望着自己劳动的果实,我高兴地笑了。
点 评
细心观察,叙述自然、平实。
“像生了病一样”、“只有几片嫩嫩的小叶”,把小葡萄树的样子描绘得很形象。
“我”照料小葡萄树的过程写得很具体。
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小葡萄树终于长出了果实,这可是“我”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对葡萄的形状、颜色的描写很细致。
抒发了劳动收获后的喜悦之情。
赏析借鉴
我们好多同学写作文为无事可写而发愁,这篇文章的作者对院中吐出的葡萄新枝细心观察,精心培育,在此基础上,记叙了小葡萄树的生长过程,抒发了品尝到劳动果实的甘甜,体会到了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名师导写
怎样才能把小制作介绍得明白清楚呢?
一、抓住特征,有的放矢
清楚自己的介绍对象以及小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了解小制作的外形特征与内部构造,抓住其典型特征来介绍,做到有的放矢。
二、明确写作的思路
回想小制作是分几个部分(步骤)制作出来的。首先做的是什么(哪一部分),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做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这个制作的前后过程一定要交代清楚,并注意使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写清注意事项
要讲清制作的原理和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读者明白制作的科学道理。
四、安排好文章结构
介绍小制作要按照制作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条理一定要清楚。结构上一般采用先总后分的顺序。总说部分一定要讲清物体制作的意义,介绍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分说可以介绍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讲清制作的原理,有时还要说明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五、表述要生动严谨
恰当地运用一些动词能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巧妙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也可以使表述更加严谨。
另外,在全文的表述中要能流露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