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
1、客体性焦虑(恐惧),又分为原发的客体性焦虑和继发的客体性焦虑
2、神经症性焦虑
这是意识不到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
3、道德性焦虑,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二、焦虑的临床表现
焦虑症包括三个方面:
1、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体验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诊断焦虑症包含两个方面;
1、有没有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体验
2、身体方面有没有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谨慎病理装填。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诊断为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
总起来说,抑郁和焦虑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性:
1、二者有相同的生物学基础,症状也很近似
2、二者是对致病因素的同一反应,而特征性症状是人格的病理塑形作用的结果
3、二者不同,原有不同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迁延,其中的任一种都可以出现另一种的继发症状。
四、治疗
治疗焦虑症,临床主要两种,一类是镇静催眠药。一类是镇静植物神经类。
心理治疗: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痛苦,因此态度的转变完全可以消除它。问题在于,态度的根子深深地扎在相对稳定的人格里。
态度的根本性改变有赖于病人对自己不断深入的理解,用持之以恒的各种有效行动去面对生活。
在交谈过程中,帮助病人生活在‘此时此刻’之中,通过体验而获益,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果一个人不敢也不能对自己进行解剖,心理冲突便有可能变成莫名其妙的焦虑症。
我们很难免要陷于心理冲突之中,因为情欲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不可能占有世界的一切。
行动是焦虑的对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