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心地听:即让对方把话说完,尽量控制自己,不要打断对方。即便是对方所言偏离了主题、对你无所裨益或者你不爱听,但出于尊重,就要给人家说话的时间,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拘无束地把话说完,自己绝不能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神色和举动。这种尊重人、甘当听者的耐心地听既是个人在谈话中应具备的品质,也是在社交中体现的度量。
(2)虚心地听:人们交谈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而不是智力测验、辩论或演讲比赛,大可不必去争话、抢答,所以在听人讲话时应持虚心的态度,尽可能避免听话时“先入为主”,或对别人的讲话急于下结论,或立即接过话茬给以反驳,这些偏激作法都不可取。
(3)细心地听“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在聆听别人讲话时,应能细心地观察和体会讲话人的“话外音”“弦外音”和其他非言语信息,注意讲话人词汇的运用和选择,细细品味讲话人的微妙情感和难言之隐,弄清讲话人的真正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