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书,我的思绪飞到了小时候在乡下的某一天,我大概是五六岁的样子,在别人家的堂屋里,排了一排的小板凳,我一屁股坐到最前端,两只手臂悬空着,嘴里发出“嘟……嘟嘟……”的声音,我是这辆“长大巴车”的“司机”。家主微笑着从我身边绕过,忙着他们的事,而我若无其事地自个儿玩得不亦乐乎。前面院子后门传来妈妈的叫声“回家吃饭啦……” 我一边答应着,一边耐心地等着我的“乘客”下车。
记忆有些模糊,但我相信,它确实存在过。就像释一行法师在他的回忆录里记录的一样,有些童年的记忆多少年都不会忘记,因为那一刻我们都曾如此地专注,专注于当下。
他回忆起四岁时,母亲每次从集市给他带回一块香蕉叶包裹的点心,他都会跑到屋子前面的场地上,一点一点地吃,就那么一块点心能吃上半小时以上。他会咬上一小口,抬头看看天空,用脚碰碰小狗,再咬上一口,心里全无忧虑,全身心的就在当下。
那样的情景,我们小时候应该都有过,可如今,我再也不可能那么全神贯注地吃饭,做游戏了,有时读着书,都会分心,一个小小的未完成的事,都会不经意地打搅当下的专注。
书中说,繁体字“閒”,即“闲”,以门窗为框,里面有个“月”,寓意只有真正悠闲的人,才有时间赏月。
我们总说,为了生存,哪有那么多空闲,其实我们不可能24小时都在想着如何生存吧,总有那么片刻,我们可以享受当下的美好,一口吃食,一个景致,一个思想,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片刻的自己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