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罗翔所说,我们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爱抽象的人,但不爱具体的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爱就是love,这只是情感的宣泄;但大家忘了,真正之爱或许是charity,一种宽厚之爱、仁义之爱。
随之也就衍生出了两个概念:抽象的爱和具体的爱。
所谓的love,大抵说的就是抽象的爱。抽象往往从感性认识出发,抽象的人和概念也尽生发于此。那么抽象的爱更像是一种幻想和概念,为什么往往人们都觉得苏格拉底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好的,因为这爱的不是个人,而是一种概念,极大程度的脱离于我们的理性思考和生活,真正的爱一定爱的不是这种感觉,一旦遇到挑战,这种抽象的爱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因为我们很容易在不同的人身上获得这种感觉。那么一旦将这种抽象的爱具体到某个人身上,相处下来不难发现他的种种缺点,似乎眼前这个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可爱了,所以说抽象之爱的施加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相较之下,具体的爱似乎就没那么可爱了,我称之为charity,有仁爱、宽容、宽厚之意。因为具体的人都是有缺陷的,具体的爱也是一样。一个人如果很可爱,那么当然人人都爱他,但是和一个人相处得越久,光环熄灭了之后,人显现出来的缺点也就越多。这个时候我们仍然愿意去包容他的缺点、发掘他的可爱之处,或许这就是具体之爱了。真正的爱也一定是对具体人的爱,其中就包含着发现了具体人的缺陷和不完美,还能够生发出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欣赏。同时具体的爱也意味着责任、牺牲和成就,很多时候命运之手会将责任安置在你肩上,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厚重的脚印,甩开肩膀的责任你也许会觉得轻松,但这种轻松也许只是生命中一种不可承受之轻,最终会带来痛苦。
那么如何去看待love和charity?诚然,我们需要有love,但更需要有charity。抽象是对自己的,我们可以去想象、构造抽象之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标本,让我们有所依据的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万不是以此要求、苛责别人;生活在真实世界就要求我们需要有现实情感和真实经历,那么具象仿佛就更加重要,渴望真实的爱,我们就应当能够走进真实世界,关注真实具体的人,获得真实的自我发展和情感收获。
愿我们能够认清自己,勤勉度日,由衷的生发仁爱之心、宽容之爱,以期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以及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