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借着会议来得较早的空隙,阅读了凌宗伟的文章:《“双减”的根本要求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确实如此,“双减”减少作业与考试,是这项工作的外显任务,,大家的共识已经非常明确,“双减”的主阵地在课堂,双减的核心要素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文章中说:学校的主要工作无非教学,教学无非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相关活动,就是因为我们存在着“应知”与“已知”的冲突,更存在着“个人认知”与教学伦理之间的冲突,否则就不会有要不要写教案与教案究竟怎么写、写在哪里的争论了。
从教学的专业性立场出发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如果从“教”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道理上是会认识到教师一定是,也必须是课堂生活的灵魂的,要使课堂生活有灵魂,前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提高。
因此,“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的基本规范与基本要求的校本培训,包括基本的课程论教学论知识、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伦理知识。
文章选引了约翰•I•古得莱得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改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当教师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时,学生对此的反应是积极的。”但“从整体上看,各学校的教师显然不懂得如何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他们不想做,或者做起来有某种困难”,“全面调整学校和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这对校长、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合作性挑战。”我以为古德莱德的这个基本观点是适用于当下的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学实际的。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在今天的“双减”背景下帮助师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生活质量,所要采取的基本策略恐怕也如同古德莱德所说的第一步行动就是要说服教师采取积极的行动评估自己的课堂。
古得莱得提醒人们,“要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最好以每个学校为基础,在教师互助之下来进行”,“改进每所学校的生力军就是与它息息相关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请注意是“课堂生活的质量”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质量”。“生活”与“教学”虽是一词之差,其内涵却相去甚远。“课堂生活”绝不仅仅只是教学的生活,它还包含着课堂上的人际交往、课堂与现实生活等更为丰富的东西。也就是说,课堂除了教授与受授知识,还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所以他说“要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最好以每个学校为基础,在教师互助之下来进行”。“以每个学校为基础”强调的是学校的个性,“教师互助”、“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是“生力军”主张的是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而这当中尤以教师之间的合作为最。也就是说提升课堂生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积极性上来了,改善才有可能。然而这改善需要校长的引领,更需要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参与。也就是说,学校还有一个动员和鼓励社会了解和参与学校事务的任务。
从教学常识的角度看,要不要备课是不存在疑义的。一所学校的备课要求是什么,可以协商,譬如是写纸质,还是电子教案,是写在教本上还是写在备课本子上,那就要“协商”,而不单单是“制定”与“设计”,这大概也属于“现代性”吧?至于教案有没有用,也是可以讨论的,至少先要界定一下何为“教案”,然后再讨论怎样的教案是有用的,怎样的教案是无用的,如果要“写”教案,我们学校要不要“写”,怎么“写”,一旦达成共识,执行下去就成了“常规”,而这个关于要不要“写”与怎么“写”的文本就是“创新”。我是主张要备课、要写教案的,必要的情况下,从管理的规范性来看也是要有检查的,怎么查,是需要协商的,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的,这背后有契约与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又牵扯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研组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也必须回到常规,回到常态,努力回到教育教学的常识上来。我以为教研组活动的宗旨不过度人度己: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何推动学科组全体人员把课上得更好,如何在各位同仁的启发帮助下弄明白自己没有弄明白的教学问题。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就不是研究教案的,更不是研制所谓的活动导学单的。教研组活动一定是研究教学问题的(教学中存的普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双减”背景下的教研活动,首先得关注即将出台的新的课程标准与新编教材,要重点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高中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试想一个教师不熟悉课标,不熟悉教材如何可以教学?不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又如何发现这当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在教学当中把这当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给慢慢地化解掉?对照《意见》中“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小学生校内基本书面作业,初中生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的这些要求,作业设计就应该成为进阶段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问题如何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生活质量?关于幼小衔接,我的基本观点是,首先是观念上的衔接,其次才是行为上的衔接。具体而言小学必须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幼儿教育课程的活动性、潜在性和隐蔽性特征。进而在这基础上帮助他们慢慢适应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的基本特点。而幼儿教育则须提前了解小学教育基本要求,尤其是课程特点在活动性、潜在性和隐蔽性课程中渗透某些认知,而不是“提前教学”。
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教学常识是,教学是个性化的创造劳动。就教师个体而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生活质量,就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提出的教学要求,更要研究所教的学生对即将学的那些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与实际情形,在课标、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之间权衡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而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得每个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用加涅的话来说,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单单关乎教学的效果,更关乎教育的目标,是万万马虎不得的。目标定位不准,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教学目标只有在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内在需求时才可能发挥作用,过高的要求会让他们望而却步,过低的要求则会导致不屑一顾。雅斯贝斯也说过,教育要指向“具有冲动和理想,同时也需要教诲的人”,教育,只对有需要的人发挥可能的作用,这就是常识。教学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可能,就不可能发生,也就不可能谈什么质量。我们的问题恰恰就出在教学目标与要求定位不准上。关于这一点,还牵扯到课堂上例题的选择,训练的安排,以及课后的作业与检测等等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每一个教师个体,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就要从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吸引到当下的学习活动上来,使他们在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取相应的知识,形成相关的技能。至于在具体的教学环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与教学情境确定,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概而论的。具体的课堂教学要在坚持“应教尽教”的基础上,防止出现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前教学和通过加作业量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我这些年来基本的教学主张是:“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尊重差异、当堂进阶”。教学效果如何看学生的达标情况,达标情况依赖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更有赖于目标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行为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就要尽可能从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如此才能看到更多的学生的学习进步。尊重差异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事实上每一位具备教学基本常识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多少少总是会尊重差异的。譬如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给不同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学习支架,对个别学生读音不准,书写或者口头表达不流利、不准确的及时指出,及时采取针对性训练等就是尊重差异的教学行为。至于这些行为何时发生一定是相机而为的,而不是刻意的,更不可能是完全在事先的预设中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始终思考“学生们完成任务后做什么”“学生们陷入困境时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后续为达成目标的任务或者活动的跟进就可能是尊重差异的,那么学生的进步也就可以“看”到了。这背后折射的是每一位的教学智慧,同样很难用具体而微的标准去衡量。任何一个教师要搞教学,首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思考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开展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反馈评估手段评估教学效果,也就是达标情况。这一个环节做到位了,改善才有可能,这个环节还没到位就想教学改革,就是折腾。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小学生校内基本书面作业,初中生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的这些要求如果没有形成社会认同,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不仅不可能落到实处,有可能还会遭遇种种形式的抵抗。在社会认同、家长参与的问题上,学校管理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管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积极的行动,但要达成社会认同与家长参与不是靠学校一方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学校能做的只是学校内部的事情。
我们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