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个“马马虎虎”的人,长大了也是一身“毛病”,没有什么优秀的特质,更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我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没有太多要求的人,但是这些并不影响我努力生活追求理想,我只是觉得人生本来就很艰难,为何要给自己太多枷锁,人生哪有什么是100分的,都是差不多,还可以,过得去,所以我对自己要求就是人生只求半称心,可是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喜欢追求完美,标榜自己完美主义,觉得自己是个有自我追求的人, 他们对自己的伴侣,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生活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活得很努力,但是过的活不轻松也不快乐,和他们接触起来也让人感到很有压力,所以今天想聊聊我对完美主义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偏差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绝对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无法事事完美,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完美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偏差,狭隘地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能轻而易举就抵达理想状态,凡事都想有好的结果,存在“我认为”、“我必须”、“我应该”绝对化的思维。
完美主义者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这种过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会让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处于警戒和防御中,因而会做出完美主义的行为。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偏执和不切实际,如果认识不到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太大,就很难看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和问题的本质,如果用自己狭隘的观念和成见,而不是通过对现实深刻的观察来理解现实,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完美主义的深处是自卑
完美主义特质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缺点,特别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面对指责和批评,他们往往情绪非常消极,经常否定和怀疑自己,甚至会放弃自己。完美主义表面看上去很自信,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完美主义并不是一种自我完善,实际是一种内在缺失,缺乏自信,最后成为了沮丧的完美主义者。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心智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从小受都父母严格的要求,父母总是关注孩子做得“不够好” 的方面,让孩子以为“我不值得“,“我不行”,从小认同了父母的观点,长大后内心便会有一个评判的声音,会不自觉地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会选择性地关注负面的信息,所以很容易导致完美主义的滋生。
其实,我们不需要完美,我们不需要做到完美,我们也值得一切美好,给自己信心是前提是我值得,我可以。
完美主义是情绪的枷锁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虽然没有外界的压力,但是事事追求完美,当事情并没有符合自己的预期时,他们便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就会深感焦虑、懊悔、自我怀疑,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完美主义者对他人也非常挑剔,甚至有些刻薄,总感觉别人做的都不能让自己满意,感觉别人靠不住,很难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很难认可他人,他们对错误的容忍度很低,出现问题或错误就一味地苛刻自己或他人,抱着挑剔的眼光所以很难人别人相处,总是不满足所以他们往往也会活得不快乐。
当对一个人有过高期待,就很容易失望,当对一件事有过高的期待,就很难圆满。我们应该控制自己挑剔的眼光,学会欣赏他人优点,看到别人长处要学会赞赏,对他人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宽容,别人才会对你宽容。
完美主义是思想的包袱
完美主义者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在制定目标时,不留任何余地,在对自己作出要求时,不容有任何闪失。所以常常会令自己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要么时刻准备着挑剔,要么时刻防备着被指责,或者小心警惕着失败。在这过程中害怕自己所做的事有瑕疵或受人批评,而一旦失败或事情不完美就很对自己不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否定自我价值,容易自暴自弃、半途而废、破罐子破摔。
他们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但结果往往不是这样。因为沉浸在不能失败的思想里,只会徒增压力,束手束脚。因为现实与高预期之间,一定会发生严重偏离。 不存在“完美”的人,不存在被“完美”执行的目标和计划,不存在“完美”按照你的预期发展的事情。“完美”,永远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一旦开始行动,必然会打破“完美”。
最后的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完美是乌托邦式的假想,我们要警惕“完美陷阱”,不要追求完美,也不要有完美主义倾向,我们可以追求卓越,但不要追求完美,因为人生不会一直如你所愿,跌宕起伏才是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遗憾才是人生。
而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对不完美、残缺的接纳。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一些缺点和缺陷,每个人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和欣赏,不必介怀那些批评和失败,从内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反馈的意见,用包容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过不完美的人生。改变认知,降低标准,接受瑕疵,允许误差,学会欣赏,懂得满足,知道感恩,接纳不完美,与自己捂手言和,和世界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