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夏姐,最近为了她的儿子哭红了双眼,甚至彻夜难眠。
她的儿子,工资不高,消费却不低。他不仅经常呼朋唤友,流连夜店,更为了追名牌和追女友而出手大方。
他每天拆东墙补西墙,以贷养贷。但不知不觉就已经累积了几十万的欠款。还债的压力越来越大,他每天睡不着觉,逐渐消瘦,甚至想过自杀。
终于,他忍不住向家人求救。家人在震惊和失望之余,仍然毫不保留地伸出援手。最终,夏姐老两口不仅赔上了养老钱,还欠了很多外债,才帮他还上了巨款。而他也悔恨不已,羞愧难当。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像夏姐的儿子一样,为了生活的享受,成为城市“负翁”和“啃老族”。
他们这种“精致穷”的背后,正是“消费主义”的陷阱。而网贷也在不断推波助澜,让人们在陷阱中越陷越深。整个家庭被吃干榨净,甚至负债累累。父母从此一贫如洗,自己也变得一蹶不振。
前期,汇丰银行发布了一组数据:
90后人口总数1.715亿人,负债总额接近22万亿元,人均负债12.79万元!
他们的平均薪资只有5180元,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
那这些钱都花去哪儿了呢?
总结起来,就是买买买。
淘宝、微商、网红直播带货、公众号团购、小红书种草……新产品、新概念,喜欢的、心动的,只要看上眼,分分钟花掉几千上万元。
多数人为了追求物欲的享受,沉浸在及时行乐的幻想里,结果不仅是花光了一个月的工资,还背上了高额负债,全靠花呗和信用卡续命。
所以什么是“精致穷”?
“精致穷”,这个词儿特别的适合我,为了精致,我一直穷着。是被钱花了才是属于自己的观念洗脑了。直到前年,我才深刻的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一场疫情的突然袭来,一直蔓延到今年,实体店生意一落千丈,当初靠着信用卡、花呗过着精致生活的我,犹如一盆冷水浇头,戳破了幸福生活中的泡沫。当身边的亲人需要经济支助的时候,我无能为力,因为平时是有几个花几个,老公把仅有的积蓄拿给父母的时候,我开始反省自己。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报道,有个咨询师曾分享过一个他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真实案例。
案例中的男主人公邀请老师到家做客,当他把两个卧室的衣柜打开之后,老师惊讶地发现,柜子里堆满了几乎从未穿过的衣服。男主人公把老师带到厨房里之后,令人更为惊讶的是厨房里面竟然也摆放着一个大衣柜,里面同样堆满了未拆封的衣服,粗略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五六百件!
“女主人这么疯狂买买买,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和,女主人缺爱。”参观完男主人公家,老师给出了答案。疯狂购物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其背后基本都源自六种心理动机:
1、填补心灵的空虚。 购物狂多数是一些精神孤独、身心受损的人,他(她)们企图依靠疯狂采购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2、虚荣心理和从众心理 。很多时候买的不是东西,是刺激!在双十一全民狂欢中,很多人是从众消费、盲目攀比,享受从个体购物到集体竞争的双重刺激。
3、缺乏健康的压力宣泄渠道。购物一时爽,一直购物一直爽……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在缺乏健康的压力宣泄渠道时,购物也就成了宣泄情绪的最佳方式。
李银河曾说:
“在我看来,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
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
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
生活中,为了追求所谓的“精致”,反倒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就是得不偿失了。
作家林徽因,曾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
住在最偏僻简陋的屋子里,在最艰苦的环境下。
她仍去旧货店淘来老家具和旧书,自己做了一个朴素的书架;
在木凳上铺上些许饰布,给家里的陶制土罐插上大把野花;
夜间作诗也要做足仪式感,沐浴焚香,一盏茶,一把琴,一本线装书。
真正的精致,是即使穷困潦倒,也要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上海的金枝玉叶》讲述了郭婉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四小姐的故事。
郭婉莹出生于豪门,自小物质富足,衣食无忧。
当家庭经历变故后,没有财富支撑的她,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养不起名贵的宠物,就给儿子买了一只小鸡,叮嘱孩子好好养着”。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苦难没有让她失去光彩,反而颇有种“苦中作乐”的骄傲感。
内心真正充实丰富的人,即使脱离了物质,也可以过得精致美好。
心灵富足,才是好生活的真正底气。
精致,与财富多少无关,它是审美力和自制力的结合,是以真实为基础的美与气质,更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精致不只是看起来美好,
是真挚地热爱着生活,
在平凡日子里坚守着对美的向往,
不是虚荣和焦虑,
是对生活的期待和支持,
指引着我们迈向更踏实、
更努力、更自律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