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樊登老师的《新父母课堂学习》,找到了自己为什么总对孩子控制不住想发火的原因。
这个抑制不住的原因就是我有述情障碍,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无论自己是担心、自责还是恐慌,都只有一种办法表达,那就是怒吼,怒吼是人的原始本能,不需要学习,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如果这时候不加学习和思考,只让自己的原始本能去工作,显然怒吼就是很顺手的,很好用的,可是往往好用的确实最没效果的,而且可能还是起负作用的。
怒吼会给孩子带来什么问题呢?
在孩子尚幼,ta是没有能力去抵抗来自父母的吼骂和鞭打的,ta只能选择承受,而不能反击,但是这不代表孩子没有收到影响,而是将这些难受憋在身体,激素分泌过高,但是却发泄不出去,堆积在体内。这样孩子长期的激素水平偏高,就会出现各种身体症状,而且当孩子到了青春期,这些激素水平高,孩子就容易叛逆,容易暴躁,与父母互打互吼。
所以,这真的不好,如何解决呢?那就是解决自己的述情障碍,当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表达的时候,孩子也就不用面对这么高压的环境,而且孩子也很自然就从父母身上习得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只有发怒和吼叫。
怎么解决自己的述情障碍呢?我思考了一下应该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
第一步:先觉察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有不好的情绪升起来的时候,先觉察到它的存在。
第二步:按下暂停键,帮助自己分析这个负面情绪升起来的背后的认知是什么,当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定是认知出了问题,所以这一步就是找到引起这个情绪的认知到底是什么。
第三步:针对这个认知,看看能否多角度看待,找到更多角度,更多方向,调整认知。
第四步:明确自己和孩子要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想达到什么效果。
第五步:结合第三第四步的思考,找出合适的沟通方式和孩子叙述表达。
这样来克服自己的述情障碍,反复练习,总会学会怎么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会吼叫。
继续深度学习《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用双核脑工作,一核负责调节对话氛围,一核负责对话内容。优先调节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