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是变化着的,不是静止的。
人的可塑性很强,经过长期训练,即可熟能生巧。
熟练,就是要多练。干什么事,想干好,就是得靠练。
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便能成为顶级专家。
所有的专业,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无它,手熟尔!
2
赏罚的关键:及时、恰当。
赏罚,是为了行为设计和行为矫正。赏罚若不及时、赏罚力度不匹配,赏罚对行为纠正的效果会大大折扣、事与愿违。
做得好,要马上表扬奖励;做的不好,要马上批评惩罚——让赏罚马上被执行、被看见。
奖励太少,你显得吝啬、小气无胸怀,他失望、消极应对;
奖励太多,你成本高、显得离不开他,他骄傲张扬、期望越来越高、功高盖主;
惩罚太轻,你无威严,他不敬你、得过且过、再三犯错;
惩罚太重,你不仁义、不耐旧情,他损伤、失望、怀恨、叛离……
君子去中道,凡事适度、及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匹配、公平、公正才能服众,获得群众的支持。
给动作以及时适当的评价反馈,是游戏成瘾性设计的核心思想之一。
3
兵者,诡道也。
诡计,是为了“多方以误”,迷惑对方,让对方判断错误进而犯错,打破平衡,掉入我方陷阱,进而趁误取之。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等对方出错,先胜后战,不胜不战。如果对方没出错,那就等——策略性等待,蓄积自己的力量,等待人和地利天时,诱导对方然后等对方犯错、露出破绽,然后抓住对方犯错的短暂“战机”,做好五事七计、先胜计而后战、正确一战而定。
如果对方出错,你还得计算自己能否真的彻底打赢、能否承担打赢的成本,打完仗后自己是更强了还是变弱了?如果是变弱,还不如不打,保持等待。
不过,人们时常焦虑,不愿意等待,认为等待就是无作为,非得干出点什么事——最终乱动作,乱动作就容易犯错,意外调入敌方为你准备好的陷阱……
等待、维持平衡,自己别犯错、让别人干不掉自己(对方没犯错,你也干不掉别人),双方保持相安无事、各过各的安稳小日子、各自发展各自的民生经济,这不好吗?非得有仗打、非得有死伤、非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非得一将功成万骨枯吗?
注意,等待是非常重要的策略。要耐得住性子。不能等待,是一种巨大的性格缺陷。
凡是动作,就有成本,成本可能就是被灭掉。
做任何事情,都要减少不必要的费思想、废动作,别“多此一举”。动作越多,出错的可能性越大,学习兵法,就要多方谋算——准备、等待、作战,一战而定 —— 争取一次战斗彻底搞定所有事。
4
诡计,只是实力战斗的辅助,属于灵机一动的部分。如果对方实力是你的10倍,你诡计再多,对方不中招、不搭理你、直捣你龙门,你诸计无用。
所以,强大自己的硬核实力是打赢的绝对关键,诡计只能是辅助。
就像,同样大小的鸡蛋不管用什么角度、什么力度,什么速度去撞击石头,也只有三种结果,蛋碎、蛋碎、蛋碎。
实力不行,计谋没用。
5
诡计就那几招,为啥你总是被识破?因为你演技太烂,演戏不过关,变不了脸面,不够贱到家。
6
你想要的太多,又没有耐心投入精力时间一件一件的逐个干好,所以你焦虑,焦虑就乱动作,然后犯错、走弯路,最终到现在也一事无成。
7
学习孙子兵法,是为了自己做成事。少操心别人的事,少评论别人战略优劣对错。
把学到的,用到自己身上,解决自己的事。
学习的原则:志有定向、专注持续、学以润心、代入自己、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持之以恒、持续改善、日日不断、滴水石穿。
做不到以上,看书听课学习就是“玩物丧志”“浪费时间”。
8
区分获得感、真学习。
颠覆认知是一种获得感,知行合一才是真学习,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凡学习,以解决问题为评价标准。
解决不了问题的学习,是伪学习,是玩物丧志。
9
学习的首要目的,不是获得新知,而是改掉错误的旧知。
这是一种改掉认知偏误、追求少犯错、追求先不败的学习思想。
10
做人,要诚意正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炫耀自己多了不起。
至诚无息,诚于中、形于外,博厚、悠远、高明。
活在他人想象之外,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要把心思放在刻意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