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遇见
——本会团体南沙工作坊印象
甘肃小渡 张治兰
2021年4月1日,我从甘肃中川机场飞往广州南沙,参加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创始人韦志中老师亲自主持的本会团体“小渡见面会暨心理成长工作坊”,为期三天(4月2日~5日)。
本次工作坊让我对本会团体的“本会”二字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导师的组织引导和团体动力推动,激发受众本来就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心理疗愈和心理成长的目的。
韦老师在本次活动中用到的一系列技术,既独立成戏又完美统一,效果令人震撼。总结出来有以下五点深刻印象。
印象1. 选拔场内“研究生”。( 确定场督导点。)
根据自己需要成长的点,将全体成员分为七个成长小组“婚姻组”“亲子组”“情绪组”“规划组”“创伤组”“关系组”“成长组”等。然后小组内部进行自我澄清并推举候选人,候选人又在导师组织下呈现问题二次公开竞选。选拔层递有序,全员参与,澄清自我,比照筛选,最后确定“研究生”人选,可操作性强。
印象2. “蒸馒头”。(发酵、发现、觉察)
第一个环节:备料——和面——发酵。导师让“研究生”讲自己的生命故事,澄清自己的成长卡点,这是“和面”的过程,面和好以后,盖上锅盖,回家发酵,还强调不许相互交流,不许“摁”馒头。这是促使这些“研究生”和所有在场的人进一步思考,自我觉察和自我发现。次日,在“发酵”一夜之后,导师又让“研究生”们讲昨天的故事,看有什么新发现。真有,当事人自己有,做为旁观者,我们也有不同于昨天的觉察。内心的“馒头”真的会发酵。
第二个环节:“馒头上笼,蒸!”根据发酵情况确定了“蒸”的对象“成长路上的马蹄声”。这个环节中,导师运用集体共情的技术,将全体旁观者依个人喜好分为四组,分别是诗歌组、绘画组、舞蹈组、话剧组,让四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对研究生的共情和由故事而产生的各种感受和觉察,场面十分震撼,听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帮别人“蒸馒头”,也为自己心理刮痧。
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韦老师也是全情投入,细致入微地观察,小心翼翼地守护,恰入其分的支持,神情举动给我印象至深。
印象3. 润物无声的“镜子效应”。(照见自己,共同成长)
韦老师反复强调本会团体的四面镜子:导师、故事呈现者、团体、团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这是一组立体的镜子。每个场中成员都能清淅地照见自己,发现自己。在导师一系列技术的引领之下,于不知不觉中有知有觉,达到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目的。
印象4:“空椅子”角色对话。(释放、和解)
第三天,导师运用九宫格技术,促使全体成员再次澄清自我。也是由“研讨生”们依次呈现,导师现场督导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团体效果。期间,导师用到了“空椅子”技术来让受访者自己将心结打开;主人公从觉察、发现、表达到顿悟,一点点突破内心的卡点,真有一种拨云见日的功效。在趋向轻松的氛围中,导师让所有扮演者还原角色,意在让受访者清晰地回归自我。
印象5:疏通福流的“转圈”技术。(助推和谐、增进美好)
收尾的牵手转圈技术,我感觉这是老师在带领大家抚平心结,疏通福流。小众三圈大众又三圈,我真切感觉到自我内心由放松到柔软的变化过程,神奇又惊喜。
除此而外,韦老师又抓住一切契机为我们“加餐”:讲解心理学发展在中国未来三十年的远景宏图;画“穴位图”找痛点;锄草找趣味;各样水果也让人心情大好。
韦老师的博学、率直、风趣、幽默、驾驭团体的敏锐与智慧等等特质,让我看见了该如何修炼自己。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很有价值,我遇见了好几位做社区服务和家庭教育的同仁,受到多方面启发,很好的疗愈了我近期的迷呼病。
参加韦老师的工作坊,既体验了本会团体的技术、方法和理念,自己的内心也得到梳理规整。耳目清明,内心安定,既是学习,也是疗愈,更是成长。感谢韦老师,感谢所有老师和小渡们。南沙之行,真是一场美丽的遇见,遇见了良师,遇见了友人,也遇见了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