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常常听到家长们的心声: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家长们在指导孩子写作业时,经常会被气的暴打孩子一顿的心都有,冷静下来后又感觉发那么大脾气、委屈了孩子。好容易孩子长大点,又感觉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你说一,他做二!
日复一日,家长就在这无奈的斗争中伤了元气--向孩子发脾气吧,怕伤害了孩子,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不发脾气吧,又感觉自己会内伤。
上周末,朋友有事,所以将女儿靓靓放在我家里,让我帮忙照看一天
我陪靓靓做完作业后,边逛街边闲聊,其中谈到她妈妈对她的教育。靓靓不无感慨的说,“我妈老爱和自己较劲,我乖乖地回家就写作业,比我同学们听话多了,也还是不知道哪句话逆了她的鳞,她不爱听了,就开始较劲!”
“她较劲就较劲,又不是没发过脾气,有的时候吧,她不发脾气,把碗一扔就直接躺床上装睡去了。你说她睡的着吗?一晚上就这么冷冰冰的,我想说话都没机会,心情特别糟糕,还不如直接吼我一顿呢!”
好情绪、坏情绪,百分之百接纳它们!
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在浅层次上认清:孩子对我无礼,我就会生气;孩子不听话,我就会生气!
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对孩子情绪的不接纳:
孩子是正常人,有正常的七情六欲,并不能时刻让父母满意,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多数是父母想象的状态。那么孩子出现了与父母想象中状态不一样的情况了,父母就无法接纳,
其次,是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无法接纳:
父母此刻会自我否定,我的教育这么失败吗?为什么我的孩子会不听话,甚至顶撞我?!
事实上,对于情绪,包括好情绪和坏情绪,我们要学会与他们共处,就是百分之百的接纳,更不要把所有他人的情绪,都上升为对自己的攻击或抛弃。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效仿的榜样
换句话说,当父母不知道如何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时,自然不会尊重、欣赏孩子的感觉,那我们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尊重和欣赏自己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消极的传递。
父母穷其一生都在给孩子做榜样,都在教育孩子何以为人,除了教导孩子优良的品质外,更应该教导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样才不至于在冲动之下发生恶劣的事。
因此,父母越是能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越容易自我肯定,并形成内在乐观,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形成自我肯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