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第一模块共读心得
相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只有深信不疑,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威力。相信的前提是有批判性思维,盲目的迷信也是非常可怕。
我们最好的教材不是教科书,也不是学而思,其实就是我们课堂上生成的教材,这部教材最真实最生动最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这部要求老师有很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驾驭,充分的备课是必须的,平常的研究也是必须,临场发挥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
教学应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少就是多,慢就是快,无就是有,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 高效课堂第一要调动学生的思考力,第二要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第三要安排项目,任务驱动。改变教学环节的顺序,把探究、验证、悬念、矛盾放到第一环节,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第二模块共读心得
人工智能,数字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里面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历史潮流,赶上历史潮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如果我们抛弃不用,我们也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信息技术,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展示教学内容,作出教学决策,收集学生作品,调节课堂气氛,随时随地学习,调动网络资源等等,例如: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电子书包可以兼顾学习的标准化和个性化,但哪些学习环节和学习内容适合使用需要研究。
个人抢答和随机挑人各有利弊,较难的问题适合个人抢答,较易的问题适合随机挑人,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跃课堂的气氛。
《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第三模块共读心得
第三模块是教学方法,有几个方法非常有效实用,例如:
一、搭建教学脚手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些无法独立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比如劳动课上的牛奶盒创意制作、摇摇龙舟、包粽子等等。
二、同侪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师傅既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徒弟又要倾听同学的想法。
三、小组活动包括三种形式:1.小组讨论;2.小组对话;3.小组合作。小组讨论适合讨论开放性问题,集思广益;小组对话适合交流概念性问题,互相启发;小组合作适合项目学习,分工合作。
游戏式小组合作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关键有三点:1.设计要生动;2.反馈要及时;3.过程允许失败。评价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多过度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四、我们的学科课堂也可以融入创客理念和创客元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第四模块共读心得
教学预设和实际情况常常并不一致,收集充足的数据,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教学。如何快速收集数据,这就要运用到信息技术。每个学科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收集充分的数据就可以根据数据进行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学策略。差异化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但差异化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就有可能实现。
收集充足的数据,课堂上可以进行有效的师生对话,不然老师的教学就只能根据自己的预设走,教学预设和实际情况常常并不一致,这就会导致无的放矢。有效对话,从“一对一”到“一对多”。“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表达,寻找逻辑依据。
《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第五模块共读心得
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优化我们的教学流程,提炼我们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教学的效率。
优化教学流程,提炼教学模式,有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助手就是——信息技术。运用好信息技术,我们的教学会如虎添翼。要优化教学流程,我们要每天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每一节课的得失,思考如何才能改进,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要提炼教学模式,我们要把平日宝贵的教学经验总结凝练,深度思考,系统化理论化。一个好的结合科技应用的教学模式有三点:1.完整性;2.连接性;3.可复制性。
发展校本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上好信息技术融合课的三个关键:1.改变理念;2.坚持常态化应用;3.加强教学反思。掌握充分的数据
《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第六模块共读心得
教师的未来之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人工智能,数字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赶上历史潮流,不断专业成长,才有可能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刻意练习:1.积极参加培训,一切有利于专业成长的培训都应该积极参加,特别是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2.开放课堂,积极上公开课,请专家同行评课指点;3.坚持写作,教学反思非常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只有不断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好信息技术融合课。上好信息技术融合课的三个关键:1.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2.坚持在课堂上常态化应用;3.加强教学反思。掌握充分的学情数据,这是信息化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