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新
“尝新”一词,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字眼。遥远的罗霄山脉,在我的老家郴州安仁,早稻收割上岸,经盛夏炎日暴晒风干归仓之前,会装好一袋新谷在村口打谷坊打出少许新米,乘“双抢”劳作的间隙,蒸一锅米饭,这第一餐新米饭就叫“尝新”。
“尝新”一般在“双抢”扫尾的时候进行。这一天上午,父亲一大早就到集市买回一斤半肥半瘦的猪肉,一条七八两的鲢鱼,顺便捎回几块水豆腐。母亲做事情很利索,几根木材架在锅底,火苗呼呼作响。半杯山泉水盖住半公分厚的肥肉,铁锅里发出“噗噗”的响声。把肉汤倒出,加入山茶油,一分钟光景,油脂开始冒出。肥肉出油五分后,母亲马上把准备好的大蒜辣椒放入热浪四溢的铁锅,简单两下翻炒,再加入瘦肉,然后少许食盐少许酱油,又是简单两下翻炒,最后加入刚才乘出来的热汤,翻炒收汁。这样,辣椒炒肉出锅了。记忆中的辣椒炒肉是神奇的味道,辣椒在本色辣味中留有微甜,带皮肥肉满口胶原清香。
“尝新” 不是一个节日,却胜似节日。
“尝新” 是讲究仪式的。“尝新” 之前要插香敬天地,感谢上苍风调雨顺。
“尝新”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程序,那就是第一碗新米饭是要乘给家里的狗吃的。
小时候,听父辈们多次讲述一个传说。盘古开天地后不久,人世间又遭遇山洪爆发。洪水逼近天门,生灵涂炭,很多农作物也惨遭灭绝。当山洪爆发之前,一只狗在谷堆里打了一个滚,身上沾满了稻谷,然后在洪水里漂泊,最后当洪水退去,狗身上只有尾巴留下了一些稻谷,从而拯救稻谷这个物种,也拯救了人类。稻谷为了感谢狗的救赎之恩,成熟之后也就长成了狗尾巴的样子。人类为了纪念狗的壮举,每年丰收后的第一餐新米饭,新米饭的第一碗,是必须让狗品尝的。
当我们围坐在四方餐桌上准备动筷子的时候,父亲特意用碗装好大半碗米饭,然后挑了两块最大的肥肉放在地上的饭箪里,用来招呼家里的大黄狗。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老家好多人都不再做农活了。一条新修的马路从祖辈耕耘了数百年的农田中间横贯而过。邻里的脚步匆匆,村外的人们熙熙攘攘,类似“尝新”这样的习俗已经在大家的记忆里淡漠了。四十多年前的小山村,并没有几个文化人,但是淳朴的乡亲们采取类似“尝新”这样仪式,庄重又不乏生动,简单不减严谨,把民族中最淳朴的“感恩”、“孝道”、“勤勉”精神,春雨润物一般,深深印记在这些偏远山村的幼小心灵里。有时想想,其传教授道的效果是远胜过课堂里教条式的说道的。
“尝新”是底层百姓生活的一个简单细节,也是草根习俗的缩影。这些习俗教会子孙后代有所敬畏,懂得感恩。这些习俗默默的传承着家风、族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