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基本上可以把图书馆借来梁实秋的散文集《遗珠雅舍》看完了。
上学时要去解析教材上各名家的散文,很不喜欢,因为老师老师说“形散神不散”,估计我的脑袋是直的,体会不到文字之外所要表达的意思。
每次做试卷一看到阅读理解题是散文,绞尽脑汁都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每次都是瞎写。
不过看完了这一本散文集,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里边有梁实秋先生的人生经历,从青年到老年的,我就当看作一个人物故事,语言也是通俗易懂;还有一些是他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评论,语言也是风趣幽默。
例如,散文集中有一篇《老憨看跳舞》,讲的是八爷带他去一家可以跳舞的咖啡厅,看到的景象是“东是一块肉,西也是一块肉,这里是一条擦粉的胳臂,那里是一条擦粉的大腿!还有一张张的血渍似的嘴,一股一股醉醺死人的奇香奇臭。还有宰猪似的琴声歌声。”
文中没有写明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我感觉应该是发生在他在上海的时候,因为有说过跳舞的都是外国人,在他那个年代,也只有上海这个大都市才有那么多的外国人。
散文集中还写了很多东西,有动物,有花草,看了文章内容,真的很钦佩梁实秋先生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
《论语》,《诗经》,《史记》,还有古代一些诗人词人的诗句,外国著名诗人、作家的作品都有在梁实秋的文章里看到。我在想这么多的东西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我看过的一些浅显易懂的都记不了那么多,有时候看个小说,连主角名字在看完小说之后都记不住了,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可能自己真的对文字和文学没有那么喜爱到深入骨髓,不过,现在倒觉得多阅读还是蛮有趣的,是不是读的多了,有些东西就会融会贯通,记忆起来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