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站在这里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着这本书,这是我最近读的比较震撼我的一本书。书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被一个声名远扬的国文教师诱奸的故事。当然也可以说成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国学教师常年利用他的身份,诱奸,强暴,性虐待女学生的故事。但是,我今天没有要讲关于师者,关于仁义礼智信,关于礼法。我想讲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命题,也算是我读完这本书的困惑吧。
我们都知道李国华在书里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国学教师,他是有一个高度艺术化的文字体系的,但是在书里我们可能先入为主,我们认为她是一个犯罪者,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他有些话,如果换一个场景,换成校园的暗恋,一个初尝情滋味的小男生对他暗恋的女孩子说,都是你的错,你太美了。 当然要借口,不借口,我和你这些就活不下去了,不是吗 又或者你现在是曹衣带水,我就是吴带当风。还有我在爱情,是怀才不遇。这些话真的是很美的。
我们都知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智,发言为诗。诗尽人间幸。所以我们可以读到。这些诗他们是心有志,言所衷的。所以就是李国华,他在说出诗的时候,他在讲出诗的时候,他也应该是有志,有衷的。所以整个故事,最令我,当然也是,最令作者痛苦的是,一个真正相信文学,真正热爱文学,以文字为信仰的人,他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传统。
当我第一次读到顾城杀了他的妻子的时候,我是很崩溃的。一个写出了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人。他竟然会杀死他的妻子他竟然会和他的妻子描述他和其他女人的床弟之事。竟然会让他的妻子把这些事编著成书。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讲家庭观的国家,讲成家立业,将从一而终。尤其是文人,他们更是自诩为高尚,为梅,为兰,为竹,为菊。
那他们又怎么可以背叛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呢?正如林奕含所说的,我开始想,艺术是不是可以有巧言令色的成分?
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去看了更多的访谈。在访谈中,我又听了一个故事。契诃夫有一个小说叫套中套。就是这个人他什么外面都有一个套子。套子外面还有一个套子。然后我开始想我是否也掉入了一个套子呢?我信仰文学,所以我觉得文字是高尚的,想当然我觉得创造这些文字的人也应该是高尚的。其实不然,一个人的善恶远远与他的文字无关。一个人的好坏远远与他的表现无关他可以让你看见他的好,也可以让你看不见他的不好。
我是不信字如其人的。正如知人知面不知心。
谢谢大家,总之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于我而言,他并不亚于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