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则学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思无邪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至:及其,非常

2)鲜:缺少,缺失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应该达到最高的层次了吧!大家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长时间了。”

【思考与理解】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很多人和我说中庸之道把中国都给害了,导致人民什么都不去争,没有进取精神,你仔细理解过吗?都是用现在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古文,认为中庸就是立在中间很庸俗。所以中庸在古代历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不要再说那些让人听了都懒得回答你问题的话了!反对中庸是大谈阶级斗争时的产物,不是孔子不圣,而是你落伍了!这就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再来说“民鲜久矣。”看来两千多年以来世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孔子那时候就“民鲜久矣。”现在仍然是“民鲜久矣。”其实别说两千多年,或者是五千多年,对于历史的长河只是转瞬即逝的事,历史是可以重演的,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孔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也许就是圣人的言行德教到今天都不过时的原因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
    学会学夫子国学阅读 2,750评论 0 2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儿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会学夫子国学阅读 3,085评论 0 3
  • 冬天的太阳懒懒的,还不到傍晚已看不见它的身影。我踏着暮色回到家中,准备晚餐。 小米粥刚刚熬上,在锅轻翻着浪花,那袅...
    张家二YY阅读 1,924评论 9 7
  • 我在一小店里工作,一般的摄影是在室内进行,叫内景,是一种最便捷的拍摄方法,也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有一种是到户外拍摄,...
    笑颜于粤阅读 1,00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