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内容:企业竞争态势分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当管理者认识到价值转移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就需要思考价值转移的方向和速度。
当市场发生变化,当供需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顾客的选择决定了各种竞争战略所包含的价值的格局。
竞争重点的转变
收益-->利润
市场份额-->市场价值的份额
产品-->顾客需求
技术-->企业设计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企业价值增长的来源
构造竞争战略的前提 服务?标准化?差异化?
现在竞争战略的生命力
何时更新战略以保增长
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造一个新的价值体系。
90年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教授提出:你在考虑你的竞争的时候,要树立你的核心能力。
管理人员的判断标准
80年代——对公司进行重组、集合和精简的能力
90年代——识别、培养和探索使公司增长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企业内部一系列可以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
核心能力的特征
占有性
耐久性
不可转移性
不可复制性
核心能力的基础不是你的产业,不是你的行业,也不是你的竞争五种力量,而是企业的资源。
获得核心能力的途径
企业内部的培养
并购、战略联盟与许可证经营
创建和更新核心能力,并为之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来更好的符合市场环境的变化。
传统产业定位学派 是以外部环境为主来制定战略
资源学派 是根据所拥有的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来制定战略
认识核心能力的把握点
核心能力与价值链
核心能力与企业战略
核心能力与文化
核心能力与管理
核心能力与扩张
企业的竞争战略
三层面理论
第一层面: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
第二层面:建立新兴业务(多元化)
第三层面: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常见模式
如何更好的防范竞争力量
如何保护你的客户
成功的关键
一定要使顾客了解和认识到:使用你的产品、享受你的服务能够获得超值的价值。
竞争战略:
通过战略吸引顾客
能抵御竞争的压力
如何巩固市场地位
能否缩小经营范围
构筑竞争战略的出发点:
建立竞争优势
培育忠实顾客
有利有力击退竞争对手
竞争战略的基本假设:顾客将发生怎样变化、顾客的需求偏好为何、经营利润的源泉为何
竞争战略的基本构成要素:顾客的定位、经营范围、差别、获利方式
五种一般性战略
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低成本、差别化。(横向)
市场目标:广泛的购买者。或者狭窄的购买者:细分市场或利基市场。(纵向)
低成本的战略
成本控制驱动因素
规模经济
学习曲线的效益
关键资源投入成本
价值链中其他活动因素
协同作用
纵向整合
先动优势
生产能力利用率
战略选择和经营运作决策
先动优势:是指当一个市场还没有被开发,首先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即先动者会享受到的优势
低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适应低价的竞争、建立持久成本优势
保持低成本优势的方法:比对手更有效执行价值链、修补价值链、产品低程度的差别化、进行有限的市场细分
差别化战略:企业可以通过质量、创新、顾客的回应、顾客的心理需求来实行高程度的产品差别化;通过众多利基市场,形成特殊的差别化;通过研发和营销模式来形成特殊的竞争优势。它具有以下所述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实行了品牌忠实
劣势:成本提高、对手模仿
重点集中战略(聚焦战略):把竞争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者特殊的购买群体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
可获得先动优势的条件:
梳理形象和名声
较早接触供应商、新技术和分销渠道,从而产生成本优势
形成高的顾客忠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