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四)徐二明教授早期教学快速笔记

重点内容:企业竞争态势分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战略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当管理者认识到价值转移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就需要思考价值转移的方向和速度。

当市场发生变化,当供需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顾客的选择决定了各种竞争战略所包含的价值的格局。


竞争重点的转变

收益-->利润

市场份额-->市场价值的份额

产品-->顾客需求

技术-->企业设计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企业价值增长的来源

构造竞争战略的前提  服务?标准化?差异化?

现在竞争战略的生命力

何时更新战略以保增长


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造一个新的价值体系。

90年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教授提出:你在考虑你的竞争的时候,要树立你的核心能力。

            管理人员的判断标准

            80年代——对公司进行重组、集合和精简的能力

            90年代——识别、培养和探索使公司增长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企业内部一系列可以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


核心能力的特征

占有性

耐久性

不可转移性

不可复制性


核心能力的基础不是你的产业,不是你的行业,也不是你的竞争五种力量,而是企业的资源。


获得核心能力的途径

企业内部的培养

并购、战略联盟与许可证经营


创建和更新核心能力,并为之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来更好的符合市场环境的变化。


传统产业定位学派 是以外部环境为主来制定战略

资源学派  是根据所拥有的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来制定战略


认识核心能力的把握点

核心能力与价值链

核心能力与企业战略

核心能力与文化

核心能力与管理

核心能力与扩张


企业的竞争战略

三层面理论

第一层面: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

第二层面:建立新兴业务(多元化)

第三层面: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常见模式

三层面理论模式分析图

如何更好的防范竞争力量

如何保护你的客户


成功的关键

一定要使顾客了解和认识到:使用你的产品、享受你的服务能够获得超值的价值。


竞争战略:

通过战略吸引顾客

能抵御竞争的压力

如何巩固市场地位

能否缩小经营范围


构筑竞争战略的出发点:

建立竞争优势

培育忠实顾客

有利有力击退竞争对手


竞争战略的基本假设:顾客将发生怎样变化、顾客的需求偏好为何、经营利润的源泉为何


竞争战略的基本构成要素:顾客的定位、经营范围、差别、获利方式


五种一般性战略

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低成本、差别化。(横向)

市场目标:广泛的购买者。或者狭窄的购买者:细分市场或利基市场。(纵向)


五种一般性战略


低成本的战略


成本控制驱动因素

规模经济

学习曲线的效益

关键资源投入成本

价值链中其他活动因素

协同作用

纵向整合

先动优势

生产能力利用率

战略选择和经营运作决策


先动优势:是指当一个市场还没有被开发,首先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即先动者会享受到的优势


低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适应低价的竞争、建立持久成本优势


保持低成本优势的方法:比对手更有效执行价值链、修补价值链、产品低程度的差别化、进行有限的市场细分


差别化战略:企业可以通过质量、创新、顾客的回应、顾客的心理需求来实行高程度的产品差别化;通过众多利基市场,形成特殊的差别化;通过研发和营销模式来形成特殊的竞争优势。它具有以下所述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实行了品牌忠实

劣势:成本提高、对手模仿


重点集中战略(聚焦战略):把竞争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者特殊的购买群体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


可获得先动优势的条件:

梳理形象和名声

较早接触供应商、新技术和分销渠道,从而产生成本优势

形成高的顾客忠实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