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时节,行走在路上,窗外苍茫戈壁,绵绵祁连,在阳光下空明辽远,尽管没有了生机葱茏的生命绿色,苍茫成熟而多彩的秋色悉数映入眼帘,农田相间的黄、绿、红,大片成熟玉米的耀眼金,广袤无垠的戈壁褐,巍巍群山之巅的皑皑白,着实令人感受了一番河西走廊的秋之色彩斑斓。
看着眼前的景致,脑海中便不断涌出一个个名家描绘自然美景的“大手笔” ——
曾有北魏郦道元笔下的“春秋时节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的三峡里俯仰之间的生动细腻的描绘;也有南朝陶弘景笔下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的常景之中现神奇的神来之笔,潇洒得意;更有南朝吴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富有灵性生机的豪迈洒脱,大气磅礴。似乎只要有了山,有了水,便可以演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那份恬静与淡然。
只是窗外茫茫大西北的河西走廊单单就少了水,少了那凸现自然灵气和秀美的水,干涸的大地植被稀疏,单调的戈壁韧性沧桑,有的只是“黄沙漫漫阳关道,戈壁茫茫玉门关! ”的苍茫豪壮,有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粗犷豪情,有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诗画,有的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慷慨激昂!
无论是山水相依的灵秀温情,还是有山无水的干涸沧桑,无一不是自然之绝唱,山河之风光,谁又能比谁更美呢?
走廊真是狭长,走过绿洲,越过戈壁,眺望草原,领略高山,绿的草,黄的叶,红的庄稼,白的雪,一时间仿佛乘坐了时光列车,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之间,一年四季的景致都一一在眼前闪过,任凭再多的琐碎,任凭再浓郁的低沉,都在一幅幅画片中消散殆尽,成为了一阵不复回还的风,远方,再远方……
邻座的小媳妇开朗地介绍着自己,上学,辞职,怀孩子,找工作,美丽白皙的面容上泛起阵阵笑意,那应该是幸福的色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只不过都是人生路上的不同风景罢了,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磨砺自己,审视自己,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终才能获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人生感悟与豁达……
行进的列车宛若人生,风霜雨雪,终得前进;人生又不若列车,无需按照既定轨道定式行进。只是,窗外变换的风景确回終因选择的方向不同,而不同……
但愿“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未来能以“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自勉。
暮秋时节,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