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性的做操路队,因为涉及班级多、路队时间长,包括几个出口地点有拥堵情况,学校体育组的老师们一直在进行实地调整与改善中,近阶段的出操路队与回班路队也一直在变动中,特别是早操结束回班路队,有时是“一列变两列”,有时是向前靠拢,继续“一列”纵队,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有点难度。
这不,刚变了路队走回教室,孩子们也不知所以地松松垮垮起来,我是跟着孩子们一路提醒一路走回班级的。我看一18班的孩子是前段孩子往前门走,后段孩子往后门走,节约时间又很有秩序。可是有个别班级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一小半孩子进教室,一大半孩子拥堵在教室门口和走廊里,看起来是有点混乱和不安全。年轻的班主任老师非常生气,开始大声训斥这些拥堵和滞留在走廊里的孩子,而且还是戴着“小蜜蜂”扩音大声训斥,整个走廊里都可以清晰地听到这样的声音,孩子们这才意识到刚才的做法的确不对,也不安全,于是才静下来。
这时候,上午第一节课的铃声又不合时宜地响了,我想孩子们要开始上语文课(或数学课)了,可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课前的准备都没做好,上卫生间,喝水,拿上书本等,这节课最起码又得花上5-10分钟孩子才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也就是,很可能这节课孩子的学习效率很低下,或者课堂出现散漫与沉闷,因为孩子受批评情绪低落,情绪不对怎么上都不对。这样去推想,孩子一天的学习效果或许都会和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有关,当然我很可能想多了,或者我的担忧纯粹是多余的,我希望是如此。但如果不是,那我们何以弥补,又该如何做呢?
一、对集体出行的秩序,一定要更细致、更耐心地“教”。
一年级孩子,真的什么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一步一步地教,没办法,起始总会艰难一些,当我们把“开始”做对了、做好了,后面也许会好一些。比如举个例子:和老师打招呼。一年级孩子非常热情,喜欢和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这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孩子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和老师打招呼,就会有问题。我会和孩子明确说:当全班同学排队集体出行的时候,不宜和老师打招呼,比如排队去音乐教室的路上,排队去食堂就餐的时候,排队去报告厅观影等等,这些时候是集体出行,需要安静与有序,实在想和老师招呼,可以向老师无声地挥手示意,或微笑表达。注意:我对孩子强调的是“集体出行”。这意味着:这时候是以班级整体出行,个人需要服从整体。这和放学路上遇见老师打招呼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孩子们的日常里,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集体出行”,每次都这样去解释、去引导、去示范,一年级孩子是会明白的,并慢慢做到“集体出行,安静有序”。集体出行,场地开放(相对于教室),孩子更容易失控(对自己身体的自我管理),所以强调老师一定要更细致、更耐心地“教”。更细致:教的时候有具体的方法、步骤、指导;更耐心:就是反反复复、细水长流、每日持续着教。习得,不管是知识获取还是技能获得,都是一个由“从知道到实践到运用”的反复过程。出操排队,也是如此。
二、教师在“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轻声细语、温和有力。
前几日,好几个小伙伴在自己的挑战文里提到了“老师凶不凶,老师有没有气场”的问题,因为课堂纪律有问题。谈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课堂纪律到底是个啥东东,也很难用几句话说明白。我倒是愿意这样理解:课堂组织出现了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某一节课孩子们被某种“伟大事物深深吸引”(帕克 帕尔默),被站在课堂里老师滔滔不绝、精彩绝伦的讲课所深深吸引,孩子们像被无形的磁场深深吸引住了,课堂纪律还需要管吗?显然不需要,其实它已莫名消失了。好课堂,是有魔力的,可能是老师个人的魔力,可能是知识本身的魔力,可能是孩子被老师唤醒、点燃的魔力……总之,孩子对课堂、对老师是有期待的。
再设想:如果一个老师一直为纪律管理问题所困扰,事实上老师自身、学科理解与知识传授、学生管理等都出现了问题,是很多“小问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大问题”,于是课堂纪律、课堂组织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问题。当然,我这样说一定带着某种偏见,比如新教师的课堂,因为教师本身缺乏课堂教学经验;比如教师中途接班,其对学生的了解还不深入、也不全面,等等。
话又说回来,当课堂出现纪律管理问题时,老师一定要用凶巴巴的态度、恶狠狠的语气“压住”学生吗?我倒觉得没有必要,那样做很伤自己的身体,也伤孩子稚嫩的心,“两败俱伤”,属最差选择。比如早上老师对着很多孩子的一顿怒吼,其实孩子当场是分辨不清老师在说什么的,他只是被老师生气的样子“吓到”、“吓呆”了,脑子顶多“嗡——”了一下,而后就懵了。孩子在接收老师话语时,他能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情绪:老师生气了,老师发火了。至于老师的话语内容是什么、强调了什么,孩子是无法接收清楚的。直白说:老师这通火白发了。孩子过一会儿该闹还是闹,该吵还是吵,该咋样还是咋样,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
我一直说,做一个老师不易:有话好好说,有理好好讲,与其说我们在教导(教育)孩子,不如说我们是在修炼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大声说话是很容易被传染的,只要在大声说话的语境里,谁都会“无师自通”,但一个人说话轻声细语、温和有力是很难做到的,或许要努力一辈子哦。轻声细语,是一个人的修养与表达;温和有力,是一个人秉持的教育立场。温和,并非是软弱无力,温和恰巧体现了语言的内在力量,以及教育的以身示范。在我不多的听课经历里,见过台湾老师上课,他们的语言真是如沐春风,温润心灵。试问:谁会不爱春风?谁会不爱春风般的话语呢?
三、老师们需达成“低声教育”的共识,共建“静气”文化。
我们一直会说学校里的孩子浮躁,没有静气,其实它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比如课堂学习中的“小组讨论”,我们课堂里最常见的是“四人围成一组,而后叽叽喳喳开始所谓的交流、讨论”,能这样组织学习已算是很好的方式了,就是让孩子自主学习、生生互学。但在所谓的小组学习(共同体学习)中其实是有要求的:交流时,你所说的话不能重复前人的观点,需要在前人的观点上再添加;你所说的话,轻到对方听到即可。(大意)一是强调交流不能重复他人的观点,二是强调交流的音量需要轻声。后来读到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里记录的课堂观察,也有“静悄悄的课堂”“静悄悄的校园”的描述,我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还是太过热闹了,当然含有我们说话方式的过于“高分贝”。好的是,佐藤学的观点帮助我建立了一种素养认知:低声教育,才是更高级的教育。
我是很想帮助我们老师建立这种认知的,但目前来看难度很大。首先,我们教师需要自我练习课堂语言的表达,语速节奏的控制,语音语调的改善,刻意训练自己的课堂语言,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示范与语言环境;第二,最大程度地控制扩音器的使用,它的破坏力真的超过了我们的认知。在很多学校已明确禁止使用任何扩音设备,因为它对儿童的耳膜损伤、听力下降,造成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等等问题接踵而来。我自己亲测:在一个使用扩音器的教室里大概待了5分钟,成人的我明显感到不舒适,最终我很难受地逃离了那个教室。这是一个成人的感受,儿童的听力敏锐度远在成人之上(据说儿童能听到成人听不到的声音),你说这样的损伤是否太过残忍?儿童不舒服最直接的表现:身体不自在、坐不住,注意力下降,走神。第三,坚持师生阅读,直到读到老师沉下心、孩子静下心,这才是一所人有“静气”、也有“文气”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