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案例的关系2018-01-26

接下来的问题更有趣,为什么很多专家都有解析能力,但是他们却做不到那些技能。很多营销人谈到十万加的推文,头头是道,什么社交货币,什么转发激励,什么讲故事。

按理说,这不是已经识别出了最优模式/最优心理表征么?

在逻辑层面识别了最优的理论(请注意,优秀作品的三个特点,四个原则这种说法,它本身不是一种表征,而是一种理论),和在行为层面上以最优表征为标准不断反馈,校正自己的行为,这里面差了个【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系统,它存在于认知系统中的模式是具象的,是存在于输出端的,它不是那种抽象的,理性而逻辑的,外显的高层面的理论知识。它是一种具体的,感性而潜意识的,内隐的输出端的经验性的知识。

而练习,就是搭建心理表征,也是利用心理表征的过程。心理表征就像连接外显逻辑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为之间的桥梁

练习,就是在实际的需求场景中所需要产生的行为,提前在模拟场景中发生,所以练习和学习的本质区别,学习在于理论逻辑理性外显层面的接纳知识和理论,而练习则是重于输出端的认知组织结构。通过现实/高手的反馈发现自己的行为与最优表征的差距,然后根据最优表征进行反馈,缩小这种差距。

比如,假设想要的是产生顶级营销策略的能力。最稳定的学习是靠自己的实际经验去操盘很多个营销行为。除此以外,收集案例库,在优秀的案例库中,寻找到优秀案例的模式,然后在每次的创作中,去对比这个模式。这种属于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

联想到内隐知识所需要的三现的鲜活证据(现实,现场,现物),案例的意义就在于其逻辑结构存在于输出端现实端。所以,用案例来反馈的好处,优于用理论来反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刻意练习》一书的核心逻辑 1、专家棋手和普通棋手的区别,不在于练习对战的多寡,而在于对历史上大师棋谱的模拟学习,...
    子阳_心行者阅读 681评论 0 7
  • 早上看了小品,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80年代的他们那时好年轻啊,陈佩斯挺了不起现在时代潮流之外,冷静客观深入,...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阅读 168评论 0 0
  • 爷爷给我的第一个记忆就是,他抱着一丁点儿大的我坐在老房子的沙发上,眼睛笑得眯在一起,像两个弯弯的月亮。而我坐在爷爷...
    奔跑的虾饺阅读 181评论 0 1
  • 9L 堕天使巴特比 回复5L 这里可攻可攻的御姐~约吗? 10L 狗狗是我的命 这楼歪的⋯⋯ @今天不想喂狗 什么...
    章鱼小八阅读 428评论 0 0
  • “职业生涯规划得好,你也可以用卖白菜的努力,挣“卖白粉“的钱”: 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努力和收益不成正比? 努力并...
    般若无相阅读 1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