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又来絮叨了
这次咱聊聊怎么读小说呗
好,闭眼先,提到小说,你脑袋里晃过啥画面没有?
租书店里烂脏的《还珠格格》《笑傲江湖》《寻秦记》有木有
一长溜磁带大小的小破书,类似《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名字玛丽苏又不缺性暗示的有木有
磨铁,黑岩,红袖添香等等的大logo 有木有
图书馆里书店里各种编号的架子,还标注着"历史小说”,“现当代小说”,“青春小说”,“外国小说”等等有木有
然后还有杂志摊上《小说月报》《十月》《收获》有木有
各种App听书目录有木有,kindle的经典大黑框有木有
若是有一两个被命中,那可以继续读了
说明你和我的信息输入环境还差不多属于一个年代
有了代沟就没得聊了
然后,再聊聊小说的类型吧
什么内容写作手法风格之类都是作者的事
作为读者,咱就看你想通过读小说干点啥事吧
1.消磨时间
嗯呢,相信大部分的中国人都这么说
老实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小说比较low ,基本上“看小说”跟“浪费时间”就是一个理儿
什么书比较有逼格?
百科全书啊!科普读物啊!社会科学等等各种专业词汇堆积的书名让人一看就犯困的书啊……
好吧,咱就顺着这个理说下去
以消磨时间为目的地看小说都是low逼行为
那怎么看才能比较有逼格呢?
我大豆瓣啊!
豆瓣网友夺有逼格啊!那是目前中国最年轻,最挑剔又最有文化的一群人啊!
所以就跟看电影一样,看书前先看整体评分和各种书评啊
别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探索更有意义
现在的关键词是:有逼格
你自己累哈哈地啃完几十万字到最后觉得被骗,然后想找作者编辑出版社打架,浪费时间又浪费感情,划不来!
再说一次,豆瓣网友是目前中国最年轻,最挑剔又最有文化的一群人!
这群人集体智商的评分基本可以排出离散概率
看评分知道书的整体质量
看快评知道基本看点
就跟上课前预习一样,带着观点去阅读,收获肯定大于一片空白地摸索
大家都是有老有小有工作有家的成年人
即使是消磨时间也要消磨得有质量有效率
基本你有见地地读完一遍就立刻明白那些快评的质量了
基本到了这一步你就很可能不可遏制地要去读长评了,然后也跃跃欲试地写书评了。
老实说,豆瓣网友真的是眼尖嘴毒的犀利节控,看长评就是开脑洞的过程,能把你自己的观点再升级一个境界
Anyway,看书评是好习惯,逼格迅速提升必需品。
2.修炼语言,提高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如果你不是我的同行,靠语言吃饭,可直接跳过此点
就像我们会弄不清on to at in of 等等词汇一样
在我们上课时也会弄不清某句话是地道汉语还是外化汉语,某个词是本土词还是外来词,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甚至发生了我做了翻译活之后意识到最大的问题是母语不过关这种离谱乌龙事件
究其根本,是语感不够
由于历史政治原因,现代汉语的发展和传承出现了断层
庞大的信息量,繁忙的工作,躁动的心态让我们很难静下心做点什么,天天在说话,却丧失了对母语的鉴赏力和感受力,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汉语。
既然我们不知道,就去问时间好了
经历过岁月淘洗依然没有被埋没的文字,必定是美好的,高品质的
所以观点就是:名家名篇
比如民国时期的作家,当你不是默读,而是真的读出声来
文章不但遣词精雅,还富有节奏上的和谐,充份把中文的音韵中的诗乐感凸显了出来
读过一遍后就像是横舟侧畔千帆过,烟波一浪又一浪剥离又重逢,山山水水都庄严清丽,自然又含蓄
不过,下边要做的事就是把美感打碎了!
瞅准了一本书,一遍一遍地读,最好是朗读
这种赶脚就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当闹铃
也许很快就会厌倦,但是语言的积累就是这么回事
重复听重复读重复背诵,直到你发现讲话中不自觉地跳出你读过背过的那些个字眼
就像是初中时流着眼泪背英语课文一样
其实语言学习都是一个方法,遛嘴遛耳朵,遛熟了就积累到了
记得以前上大学时,跑到文传院去听课,当时讲古代汉语的刘老师说过:中国诗词讲究平仄,平仄比对仗要难很多,并不是每个大家都能照顾得那么周全,但是如果你如果你读起来觉得朗朗上口,不拗口,那么平仄多半不会错,至于什么才叫朗朗上口,那就要你去读最好的诗词歌赋,自己慢慢积累…
很多东西,只有在身体力行之后,才了然其中的亮点
语感这个东西跟天赋和悟性和语言环境都没有关系
考量的是动机和毅力
3.了解历史文化
这部分我倒觉得读外国小说比较方便
因为阅读时的历史观点立场很重要,而不研究历史就拿捏不好观点立场角度的敏感程度,在中国之后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弄清楚主流观点之前,万一被一个口才文笔很好,但是立场非主流的作者带跑偏了,那恐怕不知会在以后的某时影响你的某个方面
同时,一部分的历史传记小说戏说的部分会混淆真实,与观点问题殊途同归
想要了解中国历史还是老老实实去读历史书比较方便安全
而国外历史文化小说就比较自由了
反正就是单纯了解
个人感觉阅读时最影响心情的就是那么一长串拗口又易混的人名地名
不过有点就是大部分在故事之前都会有人设图
读历史传记小说前,还是对相关的历史有过一定了解比较好
一般能被戏说的人物都是有故事的很传奇的人物
历史书会告诉你看点
用小说来脑补就好了
额特恩身!!
这里并不包括《寻秦记》之类穿越型重塑历史类小说
4然后我还要再唠叨一下关于外国小说的部分:
是坑!
不要迷信诺贝尔文学奖!
不要迷信亚马逊排行!
不要迷信名家名著!
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你会遇到个啥翻译
下边来看下两段文字:
“对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一种奇怪的感受是体会到自己在世上孑然一身:一切联系已被割断,能否抵达目的港又无把握,要返回出发点则障碍重重。冒险的魅力使这种感受愉快甜蜜,自豪的激情使它温暖,但随后的恐惧又使之不安。半小时过去,我依然孤单一人时,恐惧心理压倒了一切。我决定去按铃。”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
相同点:都是中文
不同点:1 第一段平铺直叙,第二段文字能够明显感觉出一种感情
2 第一段中能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比较长,第二段句子想对短小,大部分都能表达独立意义
3 第一段的感情基调“恐惧”直到最后由主角说出,第二段的感情基调是渗透在每一个小句子中
4 第一段几乎没有修辞,很少连词,三个距离很近的“使”,还有两个指代意义需要考虑的代词“它”和“之”;第二段句型多变,比喻,拟人,重复,而且比喻还分了明喻和暗喻,读出来就能有画面冒出来
所以,区别很明显
相信没有人否认第二段才是更符合中国人审美的中文
第一段出自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简爱》,翻译祝庆英
第二段出自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沈从文《边城》
在这里请允许我吊下书袋:
翻译的过程并非仅仅是意思的传递,仍需情感的传递与审美的传递
这不仅仅是考验译者的语言水平,更是考验其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以及对两种语言审美的领悟水平。
我们的大汉语是一种追求丰富的语言
就如中国人的发散思维一般,要多变,要有色彩感,画面感,韵律感
而这些感受需要通过丰富的词汇,句型,修辞和文法来完成
所以汉语中小句子居多,就是为了方便各种变换
我们追求的是调动起更多的感官相互作用,力求创造更多的联想
而英语是一种追求精确,有效,言简意赅的语言
要用最少的词,包括最多的意思,所以会有烦死中国学生的各种从句,各种嵌套从句
英语中的时态语态变化都是为了力求精准,力求最快最有效最精确地传达意义,力求尽量多地避免不必要的联想
而第一段的《简爱》明显没有传递好作者的情感,明显没有达到中国人的审美
这里要说的是,祝庆英译本的《简爱》还是国内公认的三个经典的译本之一,基本反映了当时的翻译理念和翻译主流方向
基本国内1998年之前能被广泛读到的《简爱》译本都是这一版
而是读起来几乎都能还原出英文…
当我终于可以读原版的《简爱》后
突然对很多年前自己的行为释怀了
因为在1995年时我娘就给我买了《简爱》,就是这一版
可是几次尝试阅读都没能读下去
最后直接沦为催眠读物
其实,平心而论
《简爱》这个故事放到1995年再看
其实远没有作者的年代那么具有进步性
基本上就是一个稍带点玛丽苏的屌丝逆袭的鸡汤文
硬要比故事,应该还不如《杜拉拉》来得真实励志
之所以这么多年反复再版长盛不衰
与作者对英语的运用水准息息相关
据说是学习从句的教科书
然而,把好的英文忠实地翻译过来
却绝不是好的中文
这就是我要说的问题
翻译能把莫言捧到诺贝尔
也能把《简爱》推到催眠水准
我有一箱子外国小说的垃圾译本作为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我才说这是坑这是坑这特么是个大坑!
有能力的亲,还是去读原著吧
感情和神韵上的事就是你一个人的事
至于翻译么,时代感太强
所幸目前国内翻译水准比30年前进步很多,也开放很多
基本《简爱》级别的原著每隔几年就会被重译一次
跟得上时代的观念和审美
所以外国小说要选对出版社就尤其重要了
比如中国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外研社都是很有历史口碑很好的良心出版社
那种类似“老马拉车”之类明显跟翻译没啥关系的出版社就不要砸钱了
另外译林出版社的双月版《译林》杂志也是很不错的
20块一厚本,每月都有比较畅销的长篇一篇,短篇若干
今年一月长篇是《火星救援》三月是《房间》灰常与时俱进
书店买基本翻倍
另外要说的是,每期《译林》都会有一个小册子专门是译林书评
水准用“逼格”来衡量就太亵渎了
而且每期都有推荐小说以及相关短评
这就可以放心入了,译残也绝对是离散概率
最后,还想唠一唠我最爱的东野大叔
不过貌似想说的太多时间不够
姑且预告下吧
不知道啥时候更新
不过若是更新那一定是关于东野大叔的
嗯,就酱
以上信息仅代表个人观点
灰常欢迎各种吐槽拍砖以及不那么激烈地方式交流经验
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
彼此成全才能尽快性命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