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手:围棋中中规中矩的一种下法,是基础;
妙手是出人意料的下法,是创造;
本手理解透彻了才能下出妙手,否则只能下出烂局的俗手。
围棋中的这类下法跟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思路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只有把基础牢牢打好了,你才能去创造;如果急功近利追求创新,难免会落入俗套,适得其反。
1.坚守本手需要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最近比较火爆的某方甄选,一个从零做起的账号,一下子拥有了百万粉丝,直播间像极了课堂,产品夹杂着英语单词的教学,一会儿海阔天空,一会儿人间烟火。
其中最让人称赞的就是那位自嘲为兵马俑的来自于陕西潼关的小董老师,一口纯正的英语,信手拈来的金句,让大家误认为他应该从小就文学素养很厉害,其实小董老师当年高考语文就考了98分,这块并没有很突出。
他自己也曾自嘲过,在6月9号之前,直播间很长时间,就五六个人,其中四位还是两位主播的爸爸妈妈,一下午卖了70多块钱,几乎全都是爸妈下的单。他每个月工资交完贷款,交完房租,就所剩无几,点外卖都不敢超过30的,觉得自己29岁了一事无成。
菜场大叔卖不完菜会跺脚干着急,而小董老师即使生活这样程度也没有放弃学习 ,用马拉松心态过这一生,在真正的运气到来之前,持续积累知识,认真生活。他常在直播间用金句来鼓励自己有耐心:
黎明前那会儿天最黑,只要再熬一点点时间天就亮了。
眼下天真亮了,红日初升。
他这种心态不会在意人家比自己快几步,因为小董老师深知 如果靠智力那拼的是短期,中期拼的毅力,而长期拼的是体力。
要知道,太阳光到地球都需要8分20秒左右,那可是宇宙第一速度啊!
所以,任何时候都别放弃努力,你也需要时间。
他那张口就来的文章是多年的阅读积累,据说在某方,一个普通员工一年至少读20本书,而且要写读后感 想评选优秀员工,请先交读书感想。而一个基层管理者必须读30本书,高层管理者必须读50本书。
这种所有屏幕前的才华横溢,都是背后无数次的刻意练习和潜心积累。 这就是对知识的一种本手操作,是一种与时间做朋友的人生方式。
2.坚守本手,还要去俗手之杂
很多孩子日常学习数学很容易忽视课本学习,基础容易被忽视,是因为看上去很简单,会给人造成都会都懂的假象。而是研究捷径,进入俗手的套局中。
殊不知,大道至简,看上去简单的其实是最深奥,变化最多端的;
很多孩子都嗤之以鼻的课本例题,殊不知很多历年高考压轴题从中改编而来的;
那是前人智慧的大合集 ,所有知识的积累都是建立在本手之上,都得从基础知识学起 一步步深耕而来。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完全是自己独创,她的灵感源于近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古书历经千年,为啥这么多科学家唯有屠呦呦提取了青蒿素,不正是源于她多年的深耕和积累吗?
3.坚守本手,才能生根妙手,春花秋实
棋圣李昌镐的围棋十绝中第一条就是 不得贪胜,追求51%的胜率。
这点很反人常识,高手竟然不追求妙手,而是结硬寨打呆仗式地追求本手。
原因很简单:追求妙手的聪明没有护城河,不容易形成自己的核心壁垒。
通过本手的反复刻意练习,才能不断迭代自己的技能。
这让笔者联想到自己做的高报项目,虽然起步晚盘子小,还有很多地方亟待改进提升,没有关系,我们日拱一卒,持续精进,反复迭代,用本手的工匠精神去做时间的朋友,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