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错题本

要一个断开一个连上


月上面一横也是

再小的话,笔锋用的再少一点,提起来些。

尽量用这种骨节感

不要太光滑。能感受到这种力量。

变化 1


变化 2


变化 3



楷书化了


横向距离再挨近一点


这种边写边转笔


这两个口一个封住,一个留下


第一个的燕尾楷书化了

两个长撇,明显第二个比第一个有力度;要是。都能写成第二种,那么连在一起,就会是一个作品,都不需要其他的技巧。

逢二必变

两个一样的笔画,一个从粗到细,另一个从细到粗。一个弯曲一个直。写字时,不停地想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一正一斜,到处都是阴阳关系。


单人旁连了,雨中的点可以不连

就比如儒字,字帖上是连的,可以变成虚连和实连,雨字头和而字底也一样,所以说写的像的都不是高手。

一个笔画,都有阴阳,何况是一行字,一片字。横,写成粗到细,粗是阳,细是阴。横从左往右写是横,从右往左写也是横,不要执着于外形的像。

会分析,你就会写字了,好多人都是抄字帖。

写的时候,要始终想着中锋用笔,想阴阳,但写着写着就按自己的想法开始了,这是不对的。

能记住字最好,写的时候时刻提醒上大下小,左低右高……写出来的关系越多,矛盾关系越多,作品就越出彩。


这里面的七个空白就比黑好玩

粗笔画近,细笔画远。搭接的时候,毛笔提起来,完成搭接部分再压下去立体感就出来了。

看什么关系

就看左右结构的,哪边高哪边低,哪边正哪边斜,哪边弯曲哪边直。我们感觉好的笔画是偶尔出来的,怎么出来的自己都不知道,但写会了以后,想要哪种,都能写出来,即从理论到实践。


白比黑高明


曹全碑原石较光滑,光面也能写


这种字适合用粗面

这个粗和细都是慢慢过渡来的,不要突然一下孑变得很夸张。


四个横往同一个方向去了


看看这种对应关系


空间关系


这种感觉不舒服


这个还行


要有断,也要有连

字帖是个范本,最终要写出自己的理解。类似于同的上部,宝盖头这种,大量的规律表现的是封住的,断的很少。如小娃娃学习父母的一举一动,成年后是独立的自己,肯定不是父母的克隆版。开口也不错,但感觉字形散。如下“周”字

写的多了就能封住了

两个放一起对比,封住气息就聚,打开气息就散。这些等独立创作查字法的时候再说,就先按原贴写。


逢二必变

横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下俯的,可以是上仰望的,不要一个姿态。


单看很好,高低错位有点多


第三横稍微长一厘米就好了

打个比方吧,五个180斤的人站在一起,谁也不胖不瘦,感觉很拥堵,不透气,但其中夹了2个130斤的人之后,就有了对比,就有了美感。


隶书没有直线,大直若曲

曹全碑前四五页你试着分析一下,就面,画都行呢,一百多个字分析完也就会了关系。用线画出来,把分析和总结写在旁边的空白位置,用心的话,可以用彩色笔,外轮廓用一种颜色,底线用一种颜色,关系用一种颜色。

张迁碑和鲜于璜适合10到15厘米左右,石门颂和西狭颂适合15到20。而曹全一类属于庙堂隶书,适合写小。石门一类算摩崖隶书。

折纸时竖七个字,横八个字,56个字。七言八句那种诗随便挑一个写,字太大了,两遍可以尽量撑满,形尽量不要变的太离谱。

我:落款那几个字是不是要写的更小一些?

师:不是,如果也是隶书,要一样大。

我:为什么炸毛?

师:运笔和纸的原因,笔峰送不到位就会出现毛岔,纸太生不好,水和墨的比例把控不好,也会出现毛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法的学习要有晋韵唐法宋意,晋韵就是晋人书法当然以王羲之为代表,笔法自由,侧锋转挑,非常灵动,以无法胜有法,讲究书...
    崔金娥阅读 3,127评论 0 0
  • 文/彧白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在很多人少年时候写字的印象当中,常常会有“横平竖直”、“笔画均匀”...
    三余书社阅读 1,451评论 2 9
  • 什么是书法 中国书法起源于五千年前,而文字源于图画,由象形文字到结构完备,道法自然逐步发展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崔金娥阅读 1,088评论 0 0
  • 中国书法理论的精髓 1字如其人 / 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
    崔金娥阅读 1,606评论 0 0
  • 黄子元山间墨韵书法随笔百篇续篇 随笔118篇 无执之境的节奏智慧,从音乐到书道与治世,“智慧不必端着,文明无需紧绷...
    山间墨韵阅读 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