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学》
作者:韩妙第
作品提供作者:田广龙
日期:2021年12月15日
《共生学》理论介绍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1年12月15日
一.食物链
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的分解物、排泄物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或食物来源。这种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
如白蚁肠内的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
在生物界,不仅存在着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而且也存在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现象。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基于共同的食物链,不同的种属事物彼此依赖一种或数种共享的机制而在一起的共居生存形式。共居中的各方,彼此为对方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其结果就是形成有利于合作各方抑或一方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的机制。所以,共生基于共同的食物链,不同种属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形成了跨越种属之间障碍,形成了基于共同食物链而更加密切的、结合比较牢固的种间合作关系。
二.互利性
也有学者把共生称之为互利(mutualism)。按共居状况分为外共生和内共生。
共生的内涵指的是共生的不同种属之间存在着的条件,这种条件的结果是能够帮助不同种属的生物或事物带来利益。因此,互利共生是一种生存在的状态,是由不同的种属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观或价值链以及生存观。
共生的组织就是通过共生机制将不同事物的不同结构、系统以及体系能够凝聚在一起的一种机制,这种共生机制可以跨越不同生物种属以及同一物种之间不同的群体,并将这些不同种属抑或群体衔接起来,在共生机制中不同种属抑或群体彼此间具有着理他的协同关系。
共生的外延性表现为作为共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增强不同种属各自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增长能力。
三.多边性
在共生组织中,由于有着各种不同种属的事物,显然作为不同种属的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因此,共生组织事实上是基于某种价值观的共识由此构成一种多边性关系组织。多边性指的是共生组织的建立是由超过两个行为主体,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行为主体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各行为主体共同关心的合作事务的共建方式。在当代,多边关系尤其是指由不同行为主体组成的全产业链、跨区域性或地区性的各类行业、职业以及产业等组织,或者以组织整体的名义,或者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形成和进行的共建合作关系活动方式。当然也包括诸多国家与国家在各种领域展开的全方位、多领域以及专项性主题等的内容合作机制。
在欧洲,多边关系最早的是由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1815年维也纳会议;还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联合国组织。
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以全域性基础,在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领域中展开全方位,多领域以及综合性诉求等的合作关系、制度以及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四.生态性
共生又可依照以下几种形式的共生关系分类;
寄生:一种生物寄附于另一种生物,利用被寄附的生物的养分生存。
互利共生:共生的生物体成员彼此都得到好处。
偏利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益,却对另一方没有影响。
偏害共生:对其中一方生物体有害,对其他共生线的成员则没有影响。
共生递归性指的是不同的生物在同一环境下生存的状态,亦可以称之为生态性。
在大自然同一生境中许多生物生活在一起,它们彼此间的关系结成生态,在这种关系中它们是交互作用的,突出的表现为对另一方的生存或繁殖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共生就是其中的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五.定义性
什么是共生?
共生指的是不同的要素通过某种共生机制形成知识链、经济链、价值链等食物链的链接关系,在这样的链接机制中不同的要素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共生组织。这样的共生组织中不同要素彼此间基于链接关系中的上下游而形成某种信息处理秩序。在这个信息处理秩序中不同的共生组织彼此互动、互补以及互利。由此使得该链接机制上各种组织形成了共生的网络化组织关系。
六.概念性
什么是共生?
共生是指不同种属、群体彼此间基于某种价值观的共识,不同种属、群体遵循自成性、统筹性以及多边性三项指导思想,使得不同种属、群体在共生组织中产生互动性、互补性以及互利性效益,因此在共生组织中不同种属、群体彼此间以耦合性、兼容性以及生态性的原则,形成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以及组织性等共生机制下的共生状态。
结语:
《共生学》理论在研究共生组织领域首先就是着重研究作为共生组织提供的价值链意义。
作为共生组织的存在,就是为整个共生组织提供发展动力的价值链根源。而提供的价值链必须满足以下三条。
(1)共生组织内部的各组织之间需具有共同的或者相类似的价值理念,至少不能是相互对立的价值理;
(2)共生组织内部的各组织之间,甚至至少两个组织之间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
(3)共生组织内部的各组织之间,甚至两个组织之间有发生相互依依赖行为的可能性;
其次,作为共生组织能够正常运转,体现出其生命的机能是依赖其共享机制。而在共生组织中,通过各个途径中获得得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独特的系统化机制:共享机制,能够针对某一领域的组织集成提供共享性质的平台,从而有效地实现互补、互利以及互助的利他职能
第三,共生组织在经济学角度则按照最优化的原则,在整个组织的集成中强调性价比、生态性以及可持续性。其结果就是体现出共生组织所追求的经济效应。
第四,作为共生组织,它的存在有着特定的规则性,这种规则强调的是各尽其能,而且各得所需。从而在共生组织内,通过共享性、兼容性以及平台性的原则,参与不同的组织彼此进行利益、能量以及资源的交流、交换以及消化。
第五,共生组织的特定组织机构,在运作时,能够针对某种信息在某种领域进行逻辑处理的加工能力。当然,共生组织的存在与消失对于那些微小组织而言除了有“共进共退”之外,还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连环效应。
微信联系:18017408096;
联系人:韩妙第
注:相关理论;
《理论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670983296.html
《共生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807097888.html
《关系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704477313.html
《制度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656243252.html
《规律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562196609.html
《规则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956139144.html
《机制学》理论;
http://hanmiaodi.blogchina.com/704477313.html
欢迎转载!
微信号:13311750318;
《共生学》理论目录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1年12月15日
第一章:共生的现象┉┉┉┉┉┉┉┉┉┉┉┉┉┉┉┉┉┉┉┉┉┉┉┉┉┉┉┉(001)
一.共生的概念┉┉┉┉┉┉┉┉┉┉┉┉┉┉┉┉┉┉┉┉┉┉┉┉┉┉┉┉┉┉(001)
(一)词本位┉┉┉┉┉┉┉┉┉┉┉┉┉┉┉┉┉┉┉┉┉┉┉┉┉┉┉┉┉┉┉(001)
(二)递归性┉┉┉┉┉┉┉┉┉┉┉┉┉┉┉┉┉┉┉┉┉┉┉┉┉┉┉┉┉┉┉(001)
(三)定义性┉┉┉┉┉┉┉┉┉┉┉┉┉┉┉┉┉┉┉┉┉┉┉┉┉┉┉┉┉┉┉(001)
二.共生的特征┉┉┉┉┉┉┉┉┉┉┉┉┉┉┉┉┉┉┉┉┉┉┉┉┉┉┉┉┉┉(001)
(一)食物链┉┉┉┉┉┉┉┉┉┉┉┉┉┉┉┉┉┉┉┉┉┉┉┉┉┉┉┉┉┉┉(001)
(二)系统性┉┉┉┉┉┉┉┉┉┉┉┉┉┉┉┉┉┉┉┉┉┉┉┉┉┉┉┉┉┉┉(001)
(三)组织性┉┉┉┉┉┉┉┉┉┉┉┉┉┉┉┉┉┉┉┉┉┉┉┉┉┉┉┉┉┉┉(001)
三.共生的类别┉┉┉┉┉┉┉┉┉┉┉┉┉┉┉┉┉┉┉┉┉┉┉┉┉┉┉┉┉┉(001)
(一)共情性┉┉┉┉┉┉┉┉┉┉┉┉┉┉┉┉┉┉┉┉┉┉┉┉┉┉┉┉┉┉┉(001)
(二)共鸣性┉┉┉┉┉┉┉┉┉┉┉┉┉┉┉┉┉┉┉┉┉┉┉┉┉┉┉┉┉┉┉(001)
(三)共享性┉┉┉┉┉┉┉┉┉┉┉┉┉┉┉┉┉┉┉┉┉┉┉┉┉┉┉┉┉┉┉(001)
第二章:共生的形态┉┉┉┉┉┉┉┉┉┉┉┉┉┉┉┉┉┉┉┉┉┉┉┉┉┉┉┉(001)
一.共生的思想┉┉┉┉┉┉┉┉┉┉┉┉┉┉┉┉┉┉┉┉┉┉┉┉┉┉┉┉┉┉(001)
(一)多边性┉┉┉┉┉┉┉┉┉┉┉┉┉┉┉┉┉┉┉┉┉┉┉┉┉┉┉┉┉┉┉(001)
(二)统筹性┉┉┉┉┉┉┉┉┉┉┉┉┉┉┉┉┉┉┉┉┉┉┉┉┉┉┉┉┉┉┉(001)
(三)聚变性┉┉┉┉┉┉┉┉┉┉┉┉┉┉┉┉┉┉┉┉┉┉┉┉┉┉┉┉┉┉┉(001)
二.共生的程序┉┉┉┉┉┉┉┉┉┉┉┉┉┉┉┉┉┉┉┉┉┉┉┉┉┉┉┉┉┉(001)
(一)对等性┉┉┉┉┉┉┉┉┉┉┉┉┉┉┉┉┉┉┉┉┉┉┉┉┉┉┉┉┉┉┉(001)
(二)对称性┉┉┉┉┉┉┉┉┉┉┉┉┉┉┉┉┉┉┉┉┉┉┉┉┉┉┉┉┉┉┉(001)
(三)对应性┉┉┉┉┉┉┉┉┉┉┉┉┉┉┉┉┉┉┉┉┉┉┉┉┉┉┉┉┉┉┉(001)
三.共生的样式┉┉┉┉┉┉┉┉┉┉┉┉┉┉┉┉┉┉┉┉┉┉┉┉┉┉┉┉┉┉(001)
(一)闪聚性┉┉┉┉┉┉┉┉┉┉┉┉┉┉┉┉┉┉┉┉┉┉┉┉┉┉┉┉┉┉┉(001)
(二)乌合性┉┉┉┉┉┉┉┉┉┉┉┉┉┉┉┉┉┉┉┉┉┉┉┉┉┉┉┉┉┉┉(001)
(三)逻辑性┉┉┉┉┉┉┉┉┉┉┉┉┉┉┉┉┉┉┉┉┉┉┉┉┉┉┉┉┉┉┉(001)
第三章:共生的本质┉┉┉┉┉┉┉┉┉┉┉┉┉┉┉┉┉┉┉┉┉┉┉┉┉┉┉┉(001)
一.共生的原因┉┉┉┉┉┉┉┉┉┉┉┉┉┉┉┉┉┉┉┉┉┉┉┉┉┉┉┉┉┉(001)
(一)互动性┉┉┉┉┉┉┉┉┉┉┉┉┉┉┉┉┉┉┉┉┉┉┉┉┉┉┉┉┉┉┉(001)
(二)互补性┉┉┉┉┉┉┉┉┉┉┉┉┉┉┉┉┉┉┉┉┉┉┉┉┉┉┉┉┉┉┉(001)
(三)互利性┉┉┉┉┉┉┉┉┉┉┉┉┉┉┉┉┉┉┉┉┉┉┉┉┉┉┉┉┉┉┉(001)
二.共生的目的┉┉┉┉┉┉┉┉┉┉┉┉┉┉┉┉┉┉┉┉┉┉┉┉┉┉┉┉┉┉(001)
(一)多功能┉┉┉┉┉┉┉┉┉┉┉┉┉┉┉┉┉┉┉┉┉┉┉┉┉┉┉┉┉┉┉(001)
(二)高维性┉┉┉┉┉┉┉┉┉┉┉┉┉┉┉┉┉┉┉┉┉┉┉┉┉┉┉┉┉┉┉(001)
(三)价值性┉┉┉┉┉┉┉┉┉┉┉┉┉┉┉┉┉┉┉┉┉┉┉┉┉┉┉┉┉┉┉(001)
三.共生的功能┉┉┉┉┉┉┉┉┉┉┉┉┉┉┉┉┉┉┉┉┉┉┉┉┉┉┉┉┉┉(001)
(一)集聚性┉┉┉┉┉┉┉┉┉┉┉┉┉┉┉┉┉┉┉┉┉┉┉┉┉┉┉┉┉┉┉(001)
(二)集成性┉┉┉┉┉┉┉┉┉┉┉┉┉┉┉┉┉┉┉┉┉┉┉┉┉┉┉┉┉┉┉(001)
(三)集约性┉┉┉┉┉┉┉┉┉┉┉┉┉┉┉┉┉┉┉┉┉┉┉┉┉┉┉┉┉┉┉(001)
第四章:共生的规律┉┉┉┉┉┉┉┉┉┉┉┉┉┉┉┉┉┉┉┉┉┉┉┉┉┉┉┉(001)
一.共生的原则┉┉┉┉┉┉┉┉┉┉┉┉┉┉┉┉┉┉┉┉┉┉┉┉┉┉┉┉┉┉(001)
(一)耦合性┉┉┉┉┉┉┉┉┉┉┉┉┉┉┉┉┉┉┉┉┉┉┉┉┉┉┉┉┉┉┉(001)
(二)兼容性┉┉┉┉┉┉┉┉┉┉┉┉┉┉┉┉┉┉┉┉┉┉┉┉┉┉┉┉┉┉┉(001)
(三)生态性┉┉┉┉┉┉┉┉┉┉┉┉┉┉┉┉┉┉┉┉┉┉┉┉┉┉┉┉┉┉┉(001)
二.共生的方法┉┉┉┉┉┉┉┉┉┉┉┉┉┉┉┉┉┉┉┉┉┉┉┉┉┉┉┉┉┉(001)
(一)分工性┉┉┉┉┉┉┉┉┉┉┉┉┉┉┉┉┉┉┉┉┉┉┉┉┉┉┉┉┉┉┉(001)
(二)协同性┉┉┉┉┉┉┉┉┉┉┉┉┉┉┉┉┉┉┉┉┉┉┉┉┉┉┉┉┉┉┉(001)
(三)自成性┉┉┉┉┉┉┉┉┉┉┉┉┉┉┉┉┉┉┉┉┉┉┉┉┉┉┉┉┉┉┉(001)
三.共生的形式┉┉┉┉┉┉┉┉┉┉┉┉┉┉┉┉┉┉┉┉┉┉┉┉┉┉┉┉┉┉(001)
(一)单体性┉┉┉┉┉┉┉┉┉┉┉┉┉┉┉┉┉┉┉┉┉┉┉┉┉┉┉┉┉┉┉(001)
(二)双体性┉┉┉┉┉┉┉┉┉┉┉┉┉┉┉┉┉┉┉┉┉┉┉┉┉┉┉┉┉┉┉(001)
(三)群体性┉┉┉┉┉┉┉┉┉┉┉┉┉┉┉┉┉┉┉┉┉┉┉┉┉┉┉┉┉┉┉(001)
第五章:共生的价值┉┉┉┉┉┉┉┉┉┉┉┉┉┉┉┉┉┉┉┉┉┉┉┉┉┉┉┉(001)
一.共生的形态价值┉┉┉┉┉┉┉┉┉┉┉┉┉┉┉┉┉┉┉┉┉┉┉┉┉┉┉┉(001)
(一)虚拟体┉┉┉┉┉┉┉┉┉┉┉┉┉┉┉┉┉┉┉┉┉┉┉┉┉┉┉┉┉┉┉(001)
(二)中介体┉┉┉┉┉┉┉┉┉┉┉┉┉┉┉┉┉┉┉┉┉┉┉┉┉┉┉┉┉┉┉(001)
(三)现实体┉┉┉┉┉┉┉┉┉┉┉┉┉┉┉┉┉┉┉┉┉┉┉┉┉┉┉┉┉┉┉(001)
二.共生的逻辑价值┉┉┉┉┉┉┉┉┉┉┉┉┉┉┉┉┉┉┉┉┉┉┉┉┉┉┉┉(001)
(一)通证性┉┉┉┉┉┉┉┉┉┉┉┉┉┉┉┉┉┉┉┉┉┉┉┉┉┉┉┉┉┉┉(001)
(二)通识性┉┉┉┉┉┉┉┉┉┉┉┉┉┉┉┉┉┉┉┉┉┉┉┉┉┉┉┉┉┉┉(001)
(三)通用性┉┉┉┉┉┉┉┉┉┉┉┉┉┉┉┉┉┉┉┉┉┉┉┉┉┉┉┉┉┉┉(001)
三.共生的经济价值┉┉┉┉┉┉┉┉┉┉┉┉┉┉┉┉┉┉┉┉┉┉┉┉┉┉┉┉(001)
(一)认知性┉┉┉┉┉┉┉┉┉┉┉┉┉┉┉┉┉┉┉┉┉┉┉┉┉┉┉┉┉┉┉(001)
(二)需求性┉┉┉┉┉┉┉┉┉┉┉┉┉┉┉┉┉┉┉┉┉┉┉┉┉┉┉┉┉┉┉(001)
(三)等级性┉┉┉┉┉┉┉┉┉┉┉┉┉┉┉┉┉┉┉┉┉┉┉┉┉┉┉┉┉┉┉(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