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笔记
6. 现代人10大不良心态的调适方法
1.虚荣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简单地说,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一个人的需要超过了自己的担负能力,就会想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这就产生了虚荣心。
调适虚荣心的方法:
(1)提高自我认知。
提高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
(2)做到自尊自重。
只有做到自尊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可以使虚荣心没有抬头机会。
(3)树立崇高理想,追求真善美。
(4)正确对待舆论。
2.空虚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
空虚心理其实是一种社会病,存在极为普遍。
人们通常是因为下述两种情景而空虚:
第一,物质条件优越,没有生活忧虑。
第二,人生目标不切实际,遭受现实打击。
调适空虚方法:
(1)社会认知要现实。
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要看主流发展方向,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消极面,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要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并改造现实。
(2)要有一定的志向。有志向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体验到拼搏的乐趣和成就感,才会珍惜生命。
所以志向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能力相符合。
(3)要改变懒散习惯。
要在生活中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养成勤劳习惯,从劳作中获得乐趣,心灵才会充实而不空虚。
(4)要磨炼意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
(5)要培养读书兴趣。
要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确立“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6)要多与人交往。
(67)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琴棋书画。
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拓展眼界,充实自己,而琴棋书画无疑是陶冶性情的最好方式。
3.自私
自私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很多其他不良心理都是自私的衍生品。
调适自私的方法:
(1)自我反省。
(2)回避性训练。
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弹击自己促使自己纠正。
(3)多做一些利他行为,通过行为改变心态。
4.浮躁
浮躁是指轻浮、不安分、脾气大、见异思迁、做事无耐心、总想投机取巧、整天无所事事等不良情绪的体验。
浮躁是一种普遍不良心理表现,主要特点有: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目冲动、爱冒险。
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与我们所倡导的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精神相对立,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极为有害,必须加以克服。
调适浮躁的方法:
(1)做到知己知彼。
(2)遇事要善于思考。
(3)要有务实精神。做事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更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
5.猜疑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
猜疑心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错误的思维定势。喜欢猜疑的人,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起点,以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循环思考。
如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死死束缚住。
第二,相互间缺乏信任。
第三,不良的心理品质。
第四,受流言蜚语的影响。听信谣言,也会产生猜疑心理。
调适猜疑的方法:
(1)培养理性,防止感情用事。
遇事保持冷静,多观察、分析和思考,克服“当局者迷”的认知误区,是消除猜疑的重要途径。
(2)培养自信心。
(3)加强交流,拉近心理距离。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感情的纽带和猜疑的坟墓。
(4)完善个性品质。
(5)学会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