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不知道这篇文章的读者失恋过没有,假如你失恋过,请问你们对对方死缠烂打,穷追不舍过吗,我有过,原因是觉得自己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其实那他妈那么多为什么,不爱了就不爱了,多洒脱)我在你身上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甚至俗气一点还有金钱,所以放不下,别说得死去活来是的,谁离开谁都能过。那大家不甘心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来分析分析。
概念: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经济学概念,是说人们在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方面看这件事情在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参考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的投入。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特征,称之为叫做沉没成本。同时也叫做协和效应。
案列:
你家住房原来是两层,由于家庭人口增加,受占地面积的限制,于是想要增加住房面积,所以只能拆了重建,为此你得承受之前建房的各种损失。
运用场景:
场景1:商场的讨价还价
当我们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挑选,不停地试穿,同时不停地跟店员沟通。这时候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候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不管最终是否真的喜欢,你也可能随便买点东西,或者商家可能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场景2:某些机构的办卡打折
很多机构,包括美容院,美发机构、教育机构等在顾客稍微有一点消费欲时,或者第一次消费付款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要求客户办卡,可能800元的只收500块。当客户回到家里,还时不时记住有卡没消费,时刻有消费冲动消失.为了不损失500元的卡费,就会频繁来店消费。
场景3:炒股
炒股票赔了,然后越补仓陪越多,导致严重的情况下人财两空,妻离子散,因为放不下,所以不停的陪,赌博也是一样的心理机制。
许多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仍然不愿意换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是沉没成本吧。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时间精力来适应现在公司的人际关系,合作方式,工作职责,想到去一个新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来一次怕是比再结一次婚还要麻烦。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创新型企业能够迅速招揽人才,内部合作阻力小,员工自由发挥空间大,高效员工加入像在拉斯维加斯闪婚一样轻松。增设员工的离职成本是HR每天的工作重点。
一个贤惠的漂亮妻子和一个渣男丑老公,丈夫满身恶习甚至打骂妻子,而妻子却百般忍让,不离不弃。去一个昂贵的景点要多花时间好好逛。收费的公众号比免费的打开频率高(说不定某一天我的号也会收费)。老婆不爱看书,就给她买很贵的书让她看。
沉没成本:知易难行
案例:比如哥几个去看电影,当电影播放20分钟、30分钟,就觉得这电影不好看,此时电影票钱已经付了,如果这部电影不好看的话,你最好做法就是当场离开。因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了,不再是成本了。可是面对一部烂片,有多少人会在电影播到20分钟30分钟的时候,就当机立断地站起来离开呢?很难做到?
案例:当年我读大一的时候,就觉得计算机这块不适合我,所以果断的转了专业,所以我就没有浪费成本,可是像我这样当机立断转专业的人又有多少呢?
案例:恋爱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之中大多数人谈恋爱,三个月之后就过了恋爱的盲目期。这时候已经能够理性判断,不再感性冲动,会考虑这段感情是不是真的适合他们,可是要是不合适又有多少人能够果断地提出分手呢?好多人将就着过,这样导致了勉强的婚姻以及后期的一系列矛盾产生,所以说面对沉默成本由多少人能够当机立断的做出决策呢?
所以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知易行难。既然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我们用什么来做我们行动的指南呢?
人们做决策为什么更倾向于已经付出沉没成本的选择,所以很多人说某人经验丰富,其实这种经验也是一种沉没成本,导致很多人靠经验吃饭,不具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形成僵固型心智。我们的大脑的工作机制倾向于节省能量,既然已经有过一定思考,那么花费在思考其他选择的能量,不如节省下来,选择以前思考的结果。
小结:认识沉没成本
第一,我们要认清沉没成本其实没有好坏的区别,请记住沉没陈本不是成本。它叫做既定成本,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花费。
第二,沉没成本心态具有顽固性,商家可以有目的性地制造消费者的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学以致用:你的看法
想一想,还有哪些商业行为,是利用了人类这种沉没成本的心理偏见呢?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知易行难。既然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我们用什么来做我们行动的指南呢?请看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