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立志。
“心学”宗师王阳明曾感叹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意即没有大志的人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有志向的人,格局不-样,追求不一样,一辈子的成就也会不一-样。所以,培养自控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让孩子立大志。
第二,及时休整,为身心蓄能。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 的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自我控制资源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心理力量,但也是一种会被消耗的心理力量。人正是依赖于这样的自我控制资源来进行对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的。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前提, 鲍迈斯特提出,过度的自我控制会引起自我力量的损耗。当一个人连续进行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任务时,前期的自我控制行为会对后期的自我控制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这使得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减少。比如,我们在踢完场足球赛后很难 再做其他繁重的体力劳动。当我们的认知资源消耗到一定程度, 比如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计算、决策、忍耐等行为时,我们后续完成同类事情的能力也会下降不少。
因此,当我们感觉精力不济、体力不支时,这其实是大脑和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超负荷”警报。此时强打精神硬撑着去学习不但有损健康,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保护自控力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及时休息,补充身体和心理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有条件的话,中午小睡一会儿, 我们在能量充沛时更容易控制情绪,并乐于接受挑战。
第三,积极参加体有锻炼。
既然自我控制资源跟我们的肌肉力量一样会被消耗, 那么我们显然也有办法增加这种资源。就像如果要锻炼肌肉的力量,就要不断刺激它们,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大。
米歇尔教授认为,人的意志力系统有两种,其中,冷系统主导延迟满足的自我控制能力,热系统主导及时满足的情绪,二者之间相互抑制。
激发并强化冷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练的不光是身体,也包括我们的意志力。大家都知道,湖南的冬天很冷,毛泽东主席坚持洗冷水澡,这需要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够完成,所以毛主席说,“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我们在挑战生理极限的时候,也在挑战心理极限,对身心的不断刺激就可能使我们逐渐适应。而适应之后,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不建议用洗冷水澡的方式“野蛮其体魄",不过在学习之余去户外跑步、踢球、跳绳等必不可少。以提升自控力为目的的体育锻炼,还要注重锻炼强度与持续性,不能是简单放松一 下或者三分钟热度。可以鼓励孩子加入学校的运动社团,参加社区比赛等,孩子在进行这种有挑战和竞争的锻炼时,目标更明确,这有利于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四,挑战自己,做不擅长的事。
通过持之以恒地做自己觉得不顺手、不情愿做或者不甘心做的事情,也可以锻炼意志力。这就是很多身居高位的人还要学外语的原因。要说他们有那么好的翻译人员,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学外语?他们是为了给自己找件事做,挑战自我,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修炼自己的自控力。
家长在这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把挑战目标定得高高的,认为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其实,环境的压力、过多的负面评价反而会让人的自控力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下降低。而爱、鼓励、支持、关怀等精神上及物质上的奖励,能有效抵消自我控制资源的消耗,让一个一开始厌倦做某件事情的孩子愿意继续坚持。
第五,远离诱感,弱化情绪反应。
除了激发意志力的冷系统,还有一种增强自控力的办法是抑制热系统的启动。比如在棉花糖实验中,通过将棉花糖放在盒子里,或者用棉花糖的图片来代替棉花糖实物,又或者只是简单地将棉花糖从桌上挪到桌子下面,就能够弱化孩子的情绪反应,增强他们的自控力。
著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开玩笑说,“我能够抵御任何诱惑,除了诱惑本身”。在生活中,要抑制热系统的启动,就要远离诱惑(或者转移注意力),远离让我们分心、分神、受干扰的事情。比如,给孩子创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远离电视、手机;孩子在家时,大人尽量不看电视,也不玩手机少见、不见,不念,不想,就能提高专注力。
与此同时,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的心态不但会让人更有意志力,也会让人更有智慧、更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