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份央行《关于加强征信合规管理工作的通知》,虽然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确认,但是今年以来,央行对于征信市场的整肃却是有目共睹。从9月份开始,央行就已经在不断清查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查阅个人征信记录的违规情况,并且有一些银行因为没有得到个人征信授权就查阅了征信报告而受到央行的处罚。
1、有机构“偷吃”征信蛋糕
前海征信发布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9月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有2927家接入机构,其中4.12亿人有信贷业务记录,超过一半的自然人没有信贷业务记录。
目前,市场上与“征信服务”相关的公司有2000家左右,其中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约100家左右,获得央行批准筹建的个人征信机构为8家。
如此庞大的征信蛋糕,自然也少不了偷吃的人。据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显示,2015年其统计的个人信息记录失窃总量超过5亿条,互联网数据黑市中专职网络诈骗的黑色产业人数达160万人,在黑市流通的用户资料达6亿条。
2、查个人征信必须取得授权
《征信业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在没有得到他人授权的情况下,个人无权查询他人信用报告。
由于我国征信机制建立的较晚,早期金融机构查阅客户信息并无规范性文件,从2013年开始,各家银行才开始陆续与客户签订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授权书,这也使得部分银行的存量客户仍然存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今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对各家银行严查了没有授权调取征信报告的违规情况,并以罚金形式处罚了一部分违规银行。
今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整治征信市场动作频频。7月份,央行首次通报瞭望洲征信事件;8月份,央行要求核查已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同月,央行开出首张征信机构罚单;10月份,央行发布了《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并要求征信机构需要接受注册地央行分支行办理备案。(吉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