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诗人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英雄。民族英雄用忠贞爱国之志向铸就一座座亘古矗立的丰碑,用慷慨壮烈之行动谱写一曲曲坚守气节的乐章,用血肉躯壳之毁灭提炼一首首舍生取义的诗篇。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爱国坚贞是一种情怀,它能使任何黑暗阴沉的雾气驱散,能使任何奸逆苟且无处可藏,从而照亮一整个国家的未来。太湖之滨,少年王谊,愤然挥笔而书“可斩秦桧以谢天下!”;睹父自刎,殉国死状,夏完淳一脉英烈,以死报国情弥坚;陆游无奈,壮志难酬,唯付笔端,泪洒青史,终悲怆而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英雄的立场有国界,爱国之情是一切壮举的发源,坚贞则是目的。矢志报国当是每一个被和平哺育长大的中华儿女的志向和不竭动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傲然气节是一种品质,它能使任何心怀不轨的恶人战栗,激励人们在高压下保持镇定不屈服,从而以豪爽面对重击。胡铨上奏,义正言辞,难拾帝王复国之心,反遭贬谪流放;崖山陷落,不畏追敌,陆秀夫护卫王,至穷途而负帝投海;平章山下,连升数职,张世杰骁勇善战,留存风骨于沧海。“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个人气节组成了民族气节,正是一个又一个高明卓异的英雄用行动演绎伟岸,勾勒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搭砌民族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柱。
“举世贪生不足评,舍生取义亦难明。”
舍生取义是一种归宿,它能使任何倒下的凡身之躯有始有终,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不能没有归宿。他们的灵魂理应越过物质的媒介永久闪烁。太子谋反,刘劭欲立,袁淑强硬反对,誓死不从,惨死屋前;文山被俘,宁死不屈,回绝元军优厚俸禄,至死铭系大宋;风波亭上,岳飞遇难,以“天日昭昭”对答莫须有的罪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不是所有抉择都面临生死交际,但舍生取义的佳话将继续流传,并成为中华儿女的一份骨气。不在于“舍生”,而在于敢于用一切去证明自己的信仰。
先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带来心灵的震撼。又有“自古英雄出少年,一马扬先。”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吾辈当裱绘少年中国,尽显英雄本色。
欲将血泪寄山河,立大志,行壮举,尽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