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人们想要更好的生存于这个世界就要去社会上工作,工作只是为了谋生。然而,也有很多人在赚取了一定的财富之后,早已越过了生存线,却依然还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所以,工作不光只是为了赚钱谋生,更多的是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有存在感,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他人的贡献。
刚刚阅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中的相关内容: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哲人在文中表示,我们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就是自我接纳,同时,我们还要对他人寄予无条件信赖,就是他者信赖。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是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那么我们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哲人指出,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的,还需要“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就是他者贡献。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关注“C果教您修炼秘籍”微信公众号,带你走向美好未来。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所谓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求,他所提出的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人有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他人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文中所说的他者贡献,其实就是对他人付出贡献的同时,自我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人为了体会到“我”本身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通过这样一种他者贡献来更好的参与共同体中,来实现马斯洛的最高层次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这样的一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