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这辈子最难迈过的坎,不是看清别人,而是认清自己。
在处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时,有人说凭什么,喜欢向外归因,有人问为什么,善于向内而求。
不同的选择,造就的就是不同的人生。
沈从文年轻时还只是个穷学生,因囊中羞涩,他曾多次《晨报副刊》投稿。
当时报社的主编是孙伏园,他嫌弃沈从文没名气,对他的投稿向来爱搭不理。
沈从文不气也不馁,等不到回复,他就亲自去到报社畅谈自己的写作理念,希望能得到编辑们的垂青。
可孙伏园竟然当众将他的稿子揉作一团扔给办公室里的其他人,还不忘大肆奚落和嘲讽。
即便如此,沈从文也并无怨话。
文章不好,他就起早贪黑地继续精进;无人赏识,他就鼓起勇气向名人写信,以求推荐。
终于,郁达夫给了他回复,亲自将他的文章介绍给报社,后来,还向徐志摩推举他的文章。
在苦难里挣扎过的沈从文,用他细腻真实的笔触打动了读者,没几年的时间就享誉文坛。
再见孙伏园时,对方对他的态度已是大相径庭,面对孙伏园的连连称赞,沈从文也只是在心底感慨:
世间哪有天生的刻薄,只是对不起眼的人刻薄而已。
诚然,趋利避害、拜高踩低本就是人性使然,没有人会不为自己考量。
《古兰经》中有句话:“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当你站在山脚,看到的是荆棘遍地,爬上山顶后,目及会皆是风景。
抱怨世事艰难、人情凉薄,不如强大自己,努力攀登。
你强大了,自然见到的都是笑脸,身边都会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