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500-520页,主要包括惩罚的误用和有效应用惩罚的要点。
一、惩罚在家庭方面的误用
1.应用在朋友交往(给予脸色),当父母师长察觉孩子行为时,往往只知一部分,甚至仅是一小部分,结果用此小部分的情况来判定行为的事实,未免以偏概全。应了解背后原因,不可草率行事。
2.应用在同胞相处(批评),力求公平一致,避免差异不同。
3.应用在弄丢东西(警告),必须言出必行,使孩子不敢以身试法。
4.应用在学业考试(叱责),粗鲁叱责方式,欠缺鼓励作用。父母应说几句安慰的话:我知道你很用功,拿这个成绩,你一定不满意,其实这个成绩也不坏了!
5.应用在写作方面(罚劳役),可以要求改正,不要吹毛求疵。
6.应用在功课复习(体罚),当我们用尽策略还无法改善儿童不良行为,可适时适地采行适度的体罚,有时确能收到效果。但请务必记得气昏了头时别打孩子,否则不但见不到效果,反而产生弊端。
二、惩罚在学校方面的误用
1.应用在清扫工作(给予脸色),可以心平气和处理,但不能先入为主,以避免造成儿童不平。
2.应用在课外作业(批评),可以就事论事批评,但不用讽刺言语,以避免招致儿童怨恨。
3.应用在学科考试(警告),可以客观批评对错,但必须表达适切,以避免评断儿童人格。
4.应用在说脏话上(叱责),可以适时指正缺失,但必须点到为止,以避免造成恼羞成怒。
5.应用在考卷批改(罚劳役),可以采用幽默言词,但慎防标签作用,以避免丧失儿童能力。
6.应用在教室常规(体罚),可以适度表达情绪,但必须发而中节,以避免反感造成祸端。
三、有效应用惩罚的要点
1.选择具体、特殊化行为反应;2.增加可替代的适当行为;3.减少即将受罚反应的原因;4.选择有效的惩罚物;5.惩罚物实施的时机;6.惩罚的实施。
四、制约增强——代币制
代币制在行为改变技术使用当中,可当作行为与增强物之间的媒介。儿童有好的行为出现,可以得到筹码,有了筹码可以向父母、老师换取玩具或其他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