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7》
你爱他,应该以勤劳相劝勉。如果你忠于他,就应该直言。
这句话中的“劳”可以理解为“为他劳”,可以是“让他劳”,取决于对象的不同。如果是领导、国君,就是为他劳,必须要为领导国君谋划出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如果对方是学生、孩子,就是让他劳,让他努力劳作找到自己的价值。
✏️《陪孩子终身成长》中提出爱需要有三根支柱。
✅支柱一:无条件的爱建立归属感。
只有内心有爱,才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去创造、行动。爱能带来信任、尊重和安全感。
建立无条件的爱很难,要与交换和威胁做斗争。家里面为了让孩子听话,父亲喜欢用交换,妈妈喜欢用威胁,用这两种方法期初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交换和威胁,孩子与父母就会陷入斗争中,导致孩子激素水平升高,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用交换和威胁的方式还会让孩子对本来感兴趣的事情产生逆反排斥。如果学习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为什么家长要用东西去交换?这样孩子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是父母复印件,在青春期以前,对待孩子的方法有多简单暴力,孩子就会收获一个多么残酷的青春期,因为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孩子一旦从小缺乏安全感,他一辈子都会去寻找缺失的爱,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父母让你嫁给你不喜欢的人,你就赌气嫁给他,还把自己过的惨兮兮的,来证明父母的错。
还有很多考入名校的孩子最终会选择一份一月几千块看得到头的安稳的工作?因为他们内心觉得安全,他们的安全感被从小破坏了,他们不愿意去尝试、去冒险。但是他们从小那么努力、积累了那么多知识和能力是可以胜任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的,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无条件的爱不是干啥都不管,那种叫做忽视。无条件的爱最高的境界是温柔但是有边界。边界也代表爱。做错事一定要指出,这能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有时候父母越教育,孩子越不听,越要逆着来,这是孩子在试探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因为日常生活中家长并没有表现出无条件的爱,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爱的是成绩、爱的是别人家的乖孩子,还不断的挑刺、批评,他们对觉得很不安全,所以他们要通过博弈来反复试探,消耗了大量的心力。只有建立了无条件的爱,父母所说的话在孩子身上才会起作用,孩子才会认真去思考话的意义。
所以要经常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你的,有些事情不能做是为了你未来好,但是父母始终是爱你的。让孩子能够充分的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支柱二:提高自尊水平建立价值感。
《自卑与超越》里说,人这一辈子追求两样东西,一个是归属感,一个是价值感。无条件的爱可以带来归属感。
那么建立价值感就要通过提高自尊水平来获得。我们往往在孩子做错了事情立即制止、训斥、打骂,生怕孩子不记得自己的错误,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这种行为只能加深孩子对错误的记忆和恐惧,并没有告知孩子什么是对的,对孩子行为的塑造没有帮助。
塑造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时期不是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有些父母为了表现自己的谦逊和家风,对孩子表现出习惯性打击。孩子表现的好,就怕孩子骄傲自满,就不断的打击孩子的自信,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决定一个人的自律性。自尊水平高自律性就强,自尊水平低自律性就弱。如果孩子爱看手机和电视,父母就定义他们为无法管理好自己,他们就会逐渐成为父母嘴里描述的样子,越发的缺乏自律。因为孩子相信父母说的话,世界上最信任的就是父母。
所以我们要改变教育思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做对的事情上,孩子做对事的时候,立刻站出来肯定他并说出为什么,孩子通过做对一件事学会了一辈子做正确的事。即使孩子做错某件事情,也要发觉错误背后对的动机。
❓但是为什么家长目光总是集中到孩子做错的地方。因为这是出于原始本能,人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靠的是焦虑,人必须要有一定的焦虑感才能预防社会的危险避免受伤害,这是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当下社会没有那么多洪水猛兽的威胁,但是我们体内的焦虑情绪依旧很多,无处安放,导致我们关心谁就对谁焦虑。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教育就是要和我们原始本能相抵抗,这需要修炼的。
陶行知先生奖励给打架的孩子三颗糖,帮孩子塑造了三个行为:尊敬师长、见义勇为、知错能改。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传递价值观。但是现行很多教育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孩子打架就批评、打骂孩子,企图孩子不敢再犯错,导致的结果不是孩子变得更乖,而是变得更加狡猾,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错误不被父母、老师发现。
✅支柱三不贴标签获得终身成长。
遇到挫折不能害怕,否则无法迭代成长。不断向前迈进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是美德背后的美德。
如何建立终身成长心态,就是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和别人比较。如果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进行比较,孩子会认为维护自己自尊最重要的就是赢过别人,只有赢过别人,父母、老师、社会才会接纳自己。这样他就不敢去接受挑战,因为他怕失败,他只想享受赢过的感觉。但赢是虚幻的,人一辈子不是跟任何人比较,只是跟自己比。
所以平时父母应该抱有一定的容错率,要有耐心,少关注行为和结果多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
学以致用
孩子是借父母而来,不是为父母而来,孩子不是父母的所属物,是对生命渴望诞生的天使。他们的到来是提醒我们的不完美,帮助我们修炼的更完整。所以对孩子,父母应该感恩,应该珍惜,应该通过这个天赐良机来完成人生的一次次蜕变。所以父母应该抱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不断的学习修炼自身,让孩子与自己都成为最好的模样。
社会上所说的持证上岗这个并不可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也不同,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更不可能考个试拿个证书就能说明符合当父母的资格。
一日克己复,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好父母教育好子女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社会规定的事情,只有向内求索,找出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才能达到自己和睦的亲子关系。
最后送上纪伯伦的《致孩子》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
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
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而不是让他们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更不会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靶,
他用尽全力将你拉开,让箭射的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更爱无比沉稳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