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百般红紫斗芳菲。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迷人春色,心之所向处处都是知识甘露。品读着余映潮老师的教育智慧,反观着自己的从教生涯,感慨颇多,收获颇丰。余映潮老师规划自己,塑造自己,多方面训练自己,给自己指标要求,随时记录自己的思想所得,研究名师,走名师成长之路,最终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有四个方面感悟: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发现成长的乐趣。
我们常常说成长的乐趣,在这个春天,我也在每天享受余映潮老师的精神大餐,读着余老师的教育智慧,深深感慨余老师对教育的付出,每天都在成长,体验成长的乐趣,享受成长的快乐。余老师说“成长不是孩子的专利,成长不是有着严格年龄界限的概念,就专业的发展来讲,就思想品质的进步来讲,就个人修养的提升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从青年步入中年、老年,我们可以谦逊地说,我正在成长中。”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朗读《致语文教师》,自己也体验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快乐,每天的阅读打卡,也让我看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境界,时时经历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思想洗礼。读书的热情像那怒放的樱花一样热烈。每天掩卷长思,自己隐约找到了那种投入的、积极的、奋发的生命状态,真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修己安人。自己训练自己,做好人生规划。
余老师自己训练自己的方法,对自己感触颇深,他练习粉笔字,训练自己朗读、训练自己即兴评课,训练自己讲不同年龄段的语文课。在不断的设限的工作中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追求在实践中实现成长。他曾说:“自己训练自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自己训练自己,是最有主动权的训练途径之一。自己训练自己,是最能够确立目标并坚持进行的训练方式之一。所谓自己训练自己,就是在工作中、科研中自己要求自己对某项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增加自己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在教研员的岗位上做了十年,我也听了几千节课,每次评课,也获得了同行的好评,我感觉对自己没有高层次的要求,没有自设艰苦环境,没有把每次的评课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或者说锻炼的力度不够深,对自己也没有那么狠。没有及时记录下每一次评课的文字,及时进行反思提升,使自己的水平总是在一个层次上徘徊。在这个春天,我又相遇了杨老师,响鼓还有重锤敲,在各位同行的激励下,我开始了自己高水平迈进的道路上。我也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做讲座,自己训练自己阅读,自己训练自己诵读经典《论语》,除了诵读专业书籍《致语文教师》,每天还诵读论语第十三章6遍,并日日坚持,带领我们学校的孩子也在诵读《论语》,经典之声在校园上空回荡,我想经过经典浸润的孩子,必将心里住着一个君子,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君子的行为,激励自己做谦谦君子。在读书中才会有教育的诗和远方。
2.修炼自己,做持之以恒的奋斗者。
余老师说: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恒心、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也很喜欢这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积雪的地方永远存在,只要你去远方寻觅。余老师就是多年坚持做一个孤独的行者,走在深深的积雪中,在深不可测的积雪中蜗行、摸索。君子慎独,忍耐寂寞,找准方向,勇往直前。我想这就是行者。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成功,成功背后是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奋斗。身为中原名师杨老师,就是在教育这方沃土上努力耕耘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洁白的雪地,然后向深处挖掘,挖掘丰盛的创意,感受奇美的景象,这就是一个专业研究者的魅力。反思自我,我也要向其他名师一样,有恒心,因为,岁寒知松柏,奋斗无止境。
4.以文会友,随时记录思想所得。
余映潮老师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记录自己的思想所得,用随记这种看似无意的方法,捕捉自己可爱的灵感火花,久而久之,创作的热情就会燃烧起来。做到渐写渐多,渐写渐深。他曾说:“随时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是一种有效的充满智慧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这种优秀的学习方法与良好习惯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积累,特别是能够让我们留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对比自己,好多想法都没有留下文字,随着时间渐渐消逝,就像小猴子下山一样,走着丢着,到山下什么也没有所得。我想,我是不是可以立下目标,到退休之时,写下自己的专注,把自己的思想所得也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点上一个感叹号。
从现在起,开展一个方面的研究,记录思想所得;从现在起,深入研究名师,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从现在起,自己训练自己,写下自己成长的收获。跟着余老师,跟随杨老师,练就名师的本领,向名师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