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出自顾亭林的《日知录》,表达的是诗文中模仿和创造这组矛盾。要破解矛盾在似与不似间找到艺术创造的平衡,须将匠人的手腕、诗人的妙悟和个人的灵感结合,从而做到手能从心。
“手腕可得于模仿。”先生说,“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代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可见,模仿是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大量练习形成习惯,二者缺一不可。比如,我的脑海中出现一只“虎”,信手拈来可写出“虎”字,但是却无法画出“虎”来,何故?“虎”的意象因我有写字的练习而以文字形式跃然纸上;因我没有作画的练习,手腕自然没有形成作画需要的筋肉技巧,无论素描、水彩哪种媒介,我都无法画出来。先生说:“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望而却步地观望不能成为匠人,浅尝辄止的模仿也不能,匠人须钻进一门艺术并研究掌握其学问技巧,加以重复练习,如同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才能成其技巧之匠。而要达到“下笔如有神”的诗人境界,则还需“妙悟”。
“妙悟来自性灵。”先生说,“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同一个意象如月,唐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团圆,宋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元夕期盼;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同仇敌忾,也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思妇情深。这些神来之笔使得诗人和其作品万古流芳,不同作者性灵、情感不同,成就了作品百花齐放。要达到像诗人一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不仅要有匠人的手腕,要有“悟”的涵养,还要有“妙悟”的灵感。
“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先生说。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由是灵感的三大特性。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经过便如他所言,一天听到一位少年失恋自杀的消息,突然间仿佛见到一道光在眼前闪过,立刻就想出全书的框架,仅用两个星期一口气写成,连他自己回顾时都惊讶不已。我自己在边阅读时,常常也是文思泉涌,如果这时忽然听见饼的哭声,进房间陪在他身边哪怕只有几十秒的功夫,也难以再顺畅地续“前缘”了。先生也说:“灵感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赉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灵感好像一瞬即逝的机遇,更青睐有准备的人。怎么准备?吴道子在观舞剑后创作了气势宏大的的洛阳天宫图;王羲之观鹅掌拨水领悟执笔运笔之技巧,法国雕刻家罗丹从深林看树和研究模型中创作了《思想家》雕塑。作为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不如从不同领域多储备灵感的种子。先生说:“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它们在潜意识中好比桑叶到了蚕腹,经过一番咀嚼组织而成丝,丝虽然已不是桑叶而却是从桑叶变来的。”可见,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
艺术的创造却不会简单地触类旁通,况且触类旁通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有“通”所需的技巧、“旁”所需的观察、“类”所需的灵感、“触”所需的探索。唯有通过不断练习获得匠人的手腕、勤思笃行获得诗人的妙悟、保持热爱和敏锐坚守自己的初心,才可手能从心、知行合一。